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学生二语写作中无灵主语句的产生机制
引用本文:王燕华,黄培希.中国学生二语写作中无灵主语句的产生机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316-320.
作者姓名:王燕华  黄培希
作者单位:[1]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学部,上海201411 [2]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摘    要:二语写作的过程是作者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无灵主语句不仅在二语写作中用词、句法、语篇,甚至语体的使用上都有特殊的句式意义,更是二语写作中思维转换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方向。被动语态、名词化和动词化是二语写作中产生无灵主语句的重要机制,是抽象思维转换在语言形式上的具体体现。中国学生可以通过以写无灵主语句为目标,通过被动语态、名词化和动词化等转换机制进行矫枉过正的训练,逐步减少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影响,从而实现写作过程中两种思维间零距离的转换。

关 键 词:二语写作  思维转换  无灵主语句  产生机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