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夜半歌声——《野草》原型解读
引用本文:黄献文.夜半歌声——《野草》原型解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1):72-78.
作者姓名:黄献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武汉,430072
摘    要:《野草》有很明显的现实指向性,但那只是“表”而不是“里”。《野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那只是“流”,而不是“源”。《野草》的根深扎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尤其是华夏远古的神话里。《野草》和《山海经》在结构、人物形象、意象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野草》受《山海经》的影响不仅有据可查,而且有其现实的土壤。正是借助华夏远古神话原型,《野草》穿越了历史幽深的隧道,重新把我们带回到那荆天棘地的远古世界,把沉埋在我们民族心灵底层无数世代的悲欢哀乐重新打捞上来。也正是借助神话原型,鲁迅将个人的命运纳入到民族的命运,并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伟大的守夜人。

关 键 词:鲁迅  《野草》  《山海经》  原型
文章编号:1006-6152(2008)01-0072-07
收稿时间:2007-10-15
修稿时间:2007年10月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