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黄勇,张汉荣,范小军.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79-85.
作者姓名:黄勇  张汉荣  范小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川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台地边缘暴露礁滩、礁后暴露浅滩白云岩优质储层发育。通过对元坝20 多口钻井数百米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及1 000 多块铸体薄片的鉴定分析发现,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众多,主要有白云石晶间孔、生物体腔孔、生物格架孔、生物粒间孔及其相应溶孔和裂缝等,其中生物溶孔及具生物成因的次生孔、洞是元坝长兴组礁滩及礁后浅滩储层的优势储集空间;少部分次生孔隙由白云石化、溶蚀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直接形成,多数次生孔隙由生物孔隙经白云石化、溶蚀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改造后形成;生物成因孔隙的发育除受生物自身矿物组分、结构、形态等内因的控制外,归根结底受沉积相及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生物及其溶孔发育是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台缘礁滩及礁后暴露浅滩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

关 键 词:生物孔隙    特征    控制因素    长兴组    元坝地区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