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老井》的民族特色
引用本文:薛翔.论《老井》的民族特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9(1).
作者姓名:薛翔
摘    要:任何一个民族的电影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并且这种特色愈鲜明,愈强烈,愈有世界性。87年在法国的一次国际动画片电影节上,我国参赛的三部美术片都被淘汰,评委们的理由是:“这不是中国文化了。”片中音乐“既不是中国音乐也不是外国音乐”,许多造型和舞蹈动作也“不是中国的,有许多非洲的东西。”(《电影评介》1987年9期)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反驳那种认为电影无所谓“民族化”的说法。1987年10月,吴天明的《老井》在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这是国际影联认可的与戛纳、威尼斯、西柏林等国际电影节相等的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东京都知事奖”四项大奖,意味着中国电影打入了世界第一流水平的行列。而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老井》之所以获奖,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它是一部具有浓厚中国民族特色的影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