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亲亲相隐制度述评
引用本文:王剑虹.亲亲相隐制度述评[J].天府新论,2008(3):121-125.
作者姓名:王剑虹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31
摘    要:亲亲相隐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发端于春秋,确立于汉代,完善于唐代.亲亲相隐制度的产生也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文化角度看,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处于独尊的地位是亲亲相隐制度产生的文化原因;从社会角度看,家族至上的社会意识是亲亲相隐制度产生的社会原因;从政治上看,亲亲相隐制度之所以能得到汉代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的认可,其原因在于这种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亲亲相隐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负面因素,但是其积极意义也是存在的.从现代社会考量,亲亲相隐制度具有尊重人性、促进社会和谐及提高法律之社会效益等多种价值内涵.

关 键 词:亲亲相隐    家国同构  人性  价值  价值内涵  效益  法律  尊重人性  会考  现代  存在  意义  负面因素  专制统治  封建社会  维护  制度  封建王朝  政治  社会意识  家族至上  文化原因  地位  历史
文章编号:1004-0633(2008)03-121-05
修稿时间:2008年2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