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赛博与二战后的科学、军事与文化
引用本文:安德鲁·皮克林,肖卫国,蔡仲.赛博与二战后的科学、军事与文化[J].江海学刊,2005(6).
作者姓名:安德鲁·皮克林  肖卫国  蔡仲
作者单位:美国伊利诺依大学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哲学进入后实证研究阶段,关注焦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科学实践。在这一研究中,西方学者逐渐形成了一种“赛博”的科学观,即指科学进入了一种人与物的混合本体论,科学认识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相互作用,人类与机器耦合的结果。在这种科学观中,自然与社会的界限,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消失了,从而进入真实意义上的“后现代科学哲学”阶段。二战以后,科学与军事的联姻产生出来的一系列科学,如控制论、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生态学等映证了这种“赛博”科学观何以显现问题,这表明赛博科学与赛博对象是二战后文化的一个关键特征。

关 键 词:赛博  科学与军事的联姻  二战后文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