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山水诗主体观物心态的转变对抒情范式的影响
引用本文:贾玲, 李晓婉.论山水诗主体观物心态的转变对抒情范式的影响[J].天府新论,2008(3):144-147.
作者姓名:贾玲  李晓婉
作者单位: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四川成都,610071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摘    要:山水诗产生以来,抒情主体的观物心态,经历了把山水客体化(晋宋)--情感化(盛唐)--人格化(宋代)三个阶段,抒情范式也相应地表现为排偶手法--拟物主义--拟人主义.从谢灵运、王维、杨万里三位诗人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山水诗中主体的观物心态是导致抒情范式嬗变的重要原因.从中窥探出山水诗创作的独特意义以及其发展中的特征.

关 键 词:山水诗  谢灵运  王维  杨万里  观物心态  抒情范式  嬗变  山水诗创作  主体  观物  心态  转变  抒情范式  特征  发展  独特意义  比较  作品  诗人  杨万里  王维  谢灵运  拟人  主义  拟物  排偶  表现
文章编号:1004-0633(2008)03-144-04
修稿时间:2007年9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