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核心要义与思想精髓探究——基于“隐喻”与“自组织”视点
作者姓名:周建强  杨文静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美国小威廉·E.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观,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尔注重使用“隐喻”来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自组织”的作用,重视个人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发展、进步和成长。本文以“隐喻”与“自组织”作为研究视点,通过“隐喻”探讨课程的动态开放、多元生成,探究注重描述性“会话”的课程“解构”与本体意义“重构”,同时从“显性与隐性”以及“个体与群体”的“自组织”深入分析课程解构、建构与重构模式。进一步尝试由理论解释促进实践探索,深入分析多尔后现代主义“舞蹈型课程”的生成模式,探究适合每一位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课程教育实践样态,以期推动有利于实践操作的“中国特色”课程建设。

关 键 词:小威廉·E.多尔  后现代课程  课程理念  隐喻  自组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