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之谓性"与二程的"复性"之路
引用本文:向世陵."生之谓性"与二程的"复性"之路[J].中州学刊,2005(1):138-142.
作者姓名:向世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摘    要:中国儒学宋以后的复兴实质是复性,复性多方而二程选择了"生之谓性"."生之谓性"与"性善"的矛盾通过"性中元无"与"生之而有(善恶)"在二程得以沟通,并新解"性善"之"善"为叹美之意.人不能言说"人生而静"的天性本身,但可以通过人的修道或澄治之功对天性施加影响.从天地之大德经絪緼化醇到生之谓性,表现为一种经由"生"之善道而从一般本体到具体人物之性的生成过程,因而天下无性外之物.但天道性命的客观普遍性需要"通之以道"才能实现,这既是指心超越形气的束缚而实现内外、己物一体,也是因为性道一体乃在于人"天德"自足.自足的天德会有污坏,需要敬治以"复旧",回复到"天然完全自足"的"本质"上.

关 键 词:复性  生之谓性  性善  天命之谓性  性无内外
文章编号:1003-0751(2005)01-0138-05
修稿时间:2003年10月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