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干语及东干语研究的语言学意义
引用本文:杨占武.东干语及东干语研究的语言学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作者姓名:杨占武
摘    要:清同治元年(1862),西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次起义波及面广,绵延达十余年,才在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其时发生过一个历史事件:1877—1878年,起义领袖白彦虎在左宗棠追击下率部入俄。对此事件的性质问题,历史学界尚无定论。然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特殊的移民事件,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学术问题,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陕甘回民的入俄,由此形成了苏联一个新的民族。正如上言,这一新的民族,却又本是中国西北的回民。这对于文化学、民俗学、教育学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增添了新的内容。至于东干语对汉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所提供的新的材料价值,则更是难以估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