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孙中山的知行观
引用本文:张汉静,葛振国.论孙中山的知行观[J].晋阳学刊,2004,2(4):108-109.
作者姓名:张汉静  葛振国
作者单位:1. 山西大学,科技哲学中心
2. 山西大学,政教部,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一、“知”、“行”范畴的新概括就认识对象而言,孙中山提出“知之范围甚广,宇宙之范围皆为知之范围。”1]他把整个宇宙作为人类认识的对象。他指出,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必须通过哲学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认识方法。他说:“近来大科学家考察万事万物,不是专靠书。他们所出的书,不过是由考察的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罢了。他们考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观察,即科学;一种是判断,即哲学。人类进化的道理,都是由此两种学问得来的。”2]孙中山认为,科学的知识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离不开“行”。他提出了“事实先于理论”的命题。他说…

修稿时间:2003年10月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