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内化于心』
引用本文:李曼.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内化于心』[J].决策探索,2007(9):20-20.
作者姓名:李曼
作者单位: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摘    要: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要将"八荣八耻"的内容真正内化为青少年个人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只有使其成为青少年个体的自我需求,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当代青少年个体是否适应现实社会,是否与周围世界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关系.

关 键 词:当代青少年  荣辱观教育  和谐的关系  周围世界  现实社会  适应  社会主义  自我需求  行为准则  独立的个人  内化  八荣八耻  精神财富  信念  亲身体验  学生  道德准则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  世界著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