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写实小说“反典型”人物塑造的当代意义——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
引用本文:谭珊珊.新写实小说“反典型”人物塑造的当代意义——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3-144.
作者姓名:谭珊珊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恩格斯在回复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评论《城市姑娘》时曾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余华对小说《活着》中的福贵的人物塑造并没有这些鲜明的"原型"特征,这种"反典型"的做法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文学史来说都具有当代意义。

关 键 词:新写实小说  “反典型”  当代意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