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报应"的社会本质:乡村宗族社会的人际规则与社会排斥——以赣中Y村村民传宗的生命失败轨迹为例
引用本文:郭云涛,卓旭春."报应"的社会本质:乡村宗族社会的人际规则与社会排斥——以赣中Y村村民传宗的生命失败轨迹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
作者姓名:郭云涛  卓旭春
摘    要: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导致了社会的全面政治性"祛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控制的相对松弛,各类民间信仰活动纷纷复苏,整个社会似乎又开始陷入一种"着魅"的状态.在许多地方,尤其在乡村社会,文革这一"非常态"时期的社会精英们在社会恢复"常态"以后,其悲惨的下场往往成为了社会重新"着魅"的祭品.在这纷纷扰扰的"报应"背后,掩藏的是社会人际规则深层次变迁所导致的社会排斥.

关 键 词:"着魅"  正式规则  潜规则  社会排斥

The Nature of "Judgment": Th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Rejections in Rival Clan Society
GUO Yun-tao,ZHUO Xu-chun.The Nature of "Judgment": Th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Rejections in Rival Clan Society[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7,19(4).
Authors:GUO Yun-tao  ZHUO Xu-ch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