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晚唐铨选制度变化与科举及第入幕的关系
引用本文:金滢坤.中晚唐铨选制度变化与科举及第入幕的关系[J].人文杂志,2002(4):110-116.
作者姓名:金滢坤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摘    要:开元以后 ,选人要升迁中央清望官者 ,需先历州县佐官的原则逐步确立。《循资格》又确立了按选人资历深浅叙阶。在这种情况下 ,及第举人参加吏部铨选艰难 ,迫于铨选制度的压力而大量涌入藩镇。肃宗、德宗对诸使、诸州自择佐官采取了限制措施。此后 ,元和十五年奏、大和三年奏、大和九年奏、会昌二年《加尊号赦文》、会昌五年六月敕、乾符二年南郊赦 ,都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入幕及第举人的考限 ,超资授官 ,为科举出身者入辟使府 ,超资升迁中央次清官、清望官 ,开了方便之门。在中晚唐使府与中央的用人关系方面 ,诸使府辟僚佐 ,各自精求 ,务在得人 ,以重府望。中央需要人才 ,又取自方镇 ,及第举人视朝廷为“日月”、“霄汉” ,并多能迁至卿相

关 键 词:中晚唐  铨选制度  及第举人  入幕  升迁
文章编号:0447-662X(2002)04-0110-0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