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欧美城市文学看,有别于传统地缘所暗含的人地间相互依存的情感指向,资本主义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通过让人无地可依而抑制人的自然情感的异化空间。在这一本应通向外部的情感却业已丧失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情感症候的人的姿态,因其现象性地居中,成为城市文学记录这一丧失过程的中介。故此,姿态与情感间的关联性,在围绕城市场域的回环性分析中获得呈现,而一同呈现的就不再是无法驻足的城市,而是既能哀悼也能好客的城市。借助南希对共-通-体的思考,在城市经验日益渗透日常的当代,这一为他者让出位置的姿态,并不隶属于情感,而是源于外部的情感对内锁的主体重新进行调谐的共-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