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引用本文:凤媛.《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J].学术月刊,2024(2):166-174.
作者姓名:凤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汉语观之变迁及影响研究”(21YJA751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对抗战大局和抗战文艺综合而深入思考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既是老舍反思抗战文艺重宣传、轻艺术的一种转向,也是他深受抗战时局之刺激和抗战建国理想的感召,思考抗战文艺如何更好地反映现实,进而为新中国的未来建设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老舍作为文化审视和人性批判者的意识被再度激发强化。他借树华农场这一经济实体在抗战时期如何运作的细致剖析,从经济问题延伸到了文化和人性问题,也牵涉出对抗战文艺如何处理“情”与“理”之关系的多重思考。老舍的“情”“理”之辩,融合了他对抗战社会内在运作机制的犀利观察,实践了他对抗战文艺如何切实突进现实与生活的新思考,也寄托了他对抗战文艺淬炼民族文化传统、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殷切期待。

关 键 词: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  抗战文艺  “情”“理”之辩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