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钱澄之《屈诂》的注评特色散论
引用本文:黄建荣.钱澄之《屈诂》的注评特色散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78-82.
作者姓名:黄建荣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楚辞》训诂史”(项目批准号:10YJA740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钱澄之撰《屈诂》的主要原因,一是借表彰屈原之气节来抒发明亡后的个人忧愤之感,二是从《诗》学的角度来阐发屈原作品的内在含义.《屈诂》的注评体例主要是随文释义,注评篇目是依照王逸、朱熹所定,注评原则和方法大致包括字词注释继承传统、解题和章句注重发挥意旨、略补旧注之缺失等.而钱澄之对朱熹《楚辞集注》尊崇且又有所取舍的原因,主要是朱熹在当时仍具有崇高的地位.《屈诂》具有诗韵的注评语言与作者是诗人有关,其平正通达的注评风格则表现出作者力戒空疏臆说的鲜明时代特征.

关 键 词:钱澄之  《屈诂》  楚辞学  注评特色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