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仁”字形体看孔子“仁”之内涵
引用本文:许芃.从“仁”字形体看孔子“仁”之内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1).
作者姓名:许芃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基金项目:作者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字与山东礼文化"
摘    要:根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仁”字的形体主要有:(层、每、层、仁、仁、身、)(人心)、(千心).经过考察,中山王鼎“(启)”与包山楚简“(仁)”为一系,郭店楚简“(身心)”与“(人心)”、“恧”为另一系.其中,“(层)”与“(仁)”可能于南北不同地域同时存在,“(身心)”的出现当早于“(人心)”、“(千心)”;“(身心)”或与“扈”、“岁二”同时存在;“(层)”一系沿用至今,“(身心)”一系后被废弃.《说文》所收古文“(层)”、“(层)”当是“(层)”略有变形,云梦秦简“(仁)”则是受到包山楚简“(仁)”的影响.“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层)”系其形体再现了“尸祭”的场景,以对祖先、父母之爱,进而传递出“爱人”的思想;“(身心)”系中“(身心)”从身从心,反映了“修身”的理念.“爱人”与“修身”共同构成了孔子“仁”的内涵.

关 键 词:"仁"字  形体  孔子之"仁"  爱人  修身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in Terms of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n"
Xu Peng.On the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in Terms of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n"[J].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3,58(1).
Authors:Xu P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