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在华传播
引用本文:严鹏.民国时期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在华传播[J].学习与探索,2015(1):89-97.
作者姓名:严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外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摘    要:虽然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清末已经被中国人所知晓,但是清末民初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在华传播主要为零星介绍。1920年代初,通过主流经济学家马寅初的演讲,一种简化的李斯特学说得以在华传播。192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刘秉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较为系统介绍李斯特经济学说的著作,可以认为是李斯特经济学正式被引入中国的开端。同年,李斯特的著作也被译成中文,并于1927年出版。李斯特经济学于此时被引入中国是与国民革命的形势相适应的。此后中国知识界对李斯特学说的引介又趋于零散化,李斯特学说的在华传播主要靠对相关学者思想的渗透,进而对中国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 键 词:李斯特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学  国家经济学  马寅初  民国时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