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李见心诗学路径探微
引用本文:杨海峰,孙悦.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李见心诗学路径探微[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21.
作者姓名:杨海峰  孙悦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基金项目: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世界生态文学格局中的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L12DZW014)
摘    要:李见心的诗歌并不排斥技术的运用和语言形式的打磨,她把日常生活展现为一个符号的世界,用语言还原诗意人生本身的快感。她有意识地运用语符、语义、语形、语体等多种语言手段,突入心灵超验领域,为诗歌开拓了巨大的表现空间。李见心的诗歌不是线性的,其空间性大于时间性,强调来自生活的现场感与结构感,通过修辞化、符象化的日常生活敞开本真,通过创造日常化景观去埋葬历史的记忆,摆脱日常消息性语言和无意识对生活的遮蔽,建构起充满张力的文学生态。

关 键 词:日常生活  技术  及物  符象  感兴修辞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