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阳织布业的历史和现状
引用本文:刘佛丁 ,陈争平.高阳织布业的历史和现状[J].河北学刊,1984(6).
作者姓名:刘佛丁  陈争平
摘    要:高阳土布历史悠久,名扬中外,是中国近现代乡村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了解它的过去和现状,研究它兴衰变化的原因,对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意义及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促其稳步前进等方面,将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解放前高阳织布业发展概况 在解放前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高阳织布业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曲折变化过程。 1908年以前,高阳同我国其它许多地区的农村一样,农民在自己家里用土纱和老式木机织布。产品只供家庭自用,剩余方才拿到集市出售,停留在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范围以内。 1909年后由于洋纱和足踏机输入高阳,生产效率提高,较之从事农作收入多,大批剩余劳动力投入织布生产,放纱收布的商人雇主应运而生。在纱布庄的控制下,开始形成以高阳为中心的织布生产专业区域。 高阳布业的初次兴盛是在1915——1920年期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外货输入减少。高阳布由于技术改进,质量提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1920年时高阳县的布机增至4300台,产布达100万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