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
作者姓名:李华欧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湖广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是一种经济现象的真实反映,标志着两湖地区凭借粮食生产成为全国经济重地。唐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有南移的趋势,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江南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经过五代和北宋200余年的持续发展,江南生产的粮食成为供给天下的粮食来源,于是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到了明朝中后期,江浙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重下降,湖广地区则由于长期的开发,承接江南地区农业功能,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湖广熟,天下足"在湖广地区的出现,该地域的土壤水热条件是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及种植技术层面的改进是关键因素,也与官府的轻徭薄赋与劝耕等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关 键 词:“湖广熟,天下足”  两湖平原  水稻种植  劝课农桑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