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根基
引用本文:马卫军,彭雅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根基[J].宁夏社会科学,2022(3):90-97.
作者姓名:马卫军  彭雅楠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法学院;2. 宁夏大学法学院
摘    要:法律必须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严禁把人仅仅当作手段来对待。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于自由意思决定的“认罪”、“认罚”,就是主体性原则的彰显。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哲学根基就是主体性原则。只有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安排刑事诉讼活动,使之规范化、程序化运行,该刑事诉讼程序才是“正当的”。认罪认罚从宽结果的正当性,寓于正当程序之中。在符合了认罪认罚的条件后,对犯罪人的刑罚予以“从宽”。这是因为通过考量犯罪人的“认罪”与“认罚”,能够得出再犯的危险性可能不复存在,符合刑罚个别化机能。这样,“从宽”就有了实质上的根据,这就是优先考虑特殊预防的综合预防理论的思考方法。

关 键 词:认罪认罚从宽  主体性原则  正当程序  综合的预防理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