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抗日必胜论的探索
引用本文:褚静涛.抗战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抗日必胜论的探索[J].社会科学,2022(6):43-52.
作者姓名:褚静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    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国东北,1932年扶植成立伪满洲国。为了打消国人的“恐日症”,为民族复兴而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抗日必胜理念。抗日必胜论,既是一种军事战略,更是一剂心理良方,没有抗日必胜论的传播和恐日论的消退,就不会有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战。抗日必胜论包括国家战略、军事战役、战场战术等层面。在国家战略层面,这个理论就是要回答中国能否抗日、如何抗日、怎样取胜三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是抗日必胜论的最早提出者和坚定实践者,王若飞的《我对于中华民族革命的抗日战争工作意见》和“维嘉”的《中国能否抗日?》可谓其中的代表作。同时,龚德柏、曾琦、章乃器等人也积极传播中国必胜的信念,驳斥对日妥协投降的论调,为医治“恐日症”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这些抗日必胜言论最终在毛泽东这里汇聚成抗日持久战理论的大河。

关 键 词:抗日战争  抗日必胜论  抗日持久战理论  源头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