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言让生活更美好:普通话能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卫国,程实.语言让生活更美好:普通话能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18-133.
作者姓名:张卫国  程实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语言扶贫经验成效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ZDA135-9);
摘    要:主观幸福感是人们评价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重要标尺。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和2015年的数据,考察普通话能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学指标以及经济、社会等因素之后,普通话能力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替换变量法以及基于条件混合过程(CMP)模型的工具变量回归表明,普通话能力对居民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是稳健的。女性、南方居民、城市居民、非农业人口的普通话能力对幸福感影响更加明显。逐步检验法和Bootstrapping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在普通话能力与幸福感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可见,语言能力具有幸福效应。国家应该继续加强普通话的推广,为民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服务于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关 键 词:普通话能力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劳动收入  中介效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