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间党派在1939—1945年宪政运动中的宪政设计
引用本文:王永祥,王丽华.论中间党派在1939—1945年宪政运动中的宪政设计[J].南开学报,1998(1).
作者姓名:王永祥  王丽华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系!300071(王永祥),天津职业大学社会科学部!300402(王丽华)
摘    要: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参政会宪法期成会所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修正案》是中间党派宪政设计的代表作。“期成会修正案”以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作为学理依据,对“五五宪草”作了重大原则修正,充实和发展了孙中山所提出的“人民有权”、“权能分治”的原则。这是“期成会修正案”最为突出的贡献光是其特质的最重要方面。与此同时,这一修正案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西方三权分立的制衡理论,对孙中山“三权分立”的宪政模式作了某些修正,与孙中山的思想不尽一致,这又构成其特质的另一方面。“期成会修正案”的上述基本特质的形成,与中间党派既反对国民党的专制体制,又囿于分权制密观念的影响密切相关。

关 键 词:中间党派  宪政运动  五权宪法论  五五宪草  宪政期成会宪法修正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