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品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是书法品评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书品即人品”,甚至把影响“书品”的某一因素夸大为决定“书品”的唯一根据,这显然受到传统封建伦理文化的影响;而有人在否定“书品即人品”的同时,也否定了“书如其人”的命题;也有人认为“书如其人”,然而又缺乏有力的论证和说明。实际上,“书如其人”的命题构成了“书”和“人”两极多元多向度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书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只是“书”与“人”关系系统中的一种关系,而决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在书法品评中,“书品”与“人品”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书”和“人”关系的各种问题都能从这一关系系统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在书法上用过不少功。即便从人品上说,“书如其人”依然是重要命题,技法层面之上的作品气息与人的气息往往相互映照———尽管周氏有仕伪记录,仍是“书如其人”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3.
论书法与人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创造性劳动的产品。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人创其书,书如其人。此之“人”,意谓“书法家”,此之书,意谓“书法作品”。关乎此,我国古人早有很精辟的见解。西汉时期的杨雄曾提出过“书为心画”①之说,虽然他说的书不是指书法而是指文章...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通过几对范畴"神、形"、"意、法"、"道、艺"来探讨苏轼文论、书论、画论的同构。"传神"本是绘画理论的概念范畴,苏轼将之运用于对文学和书法的阐发,提出"传作者之神(人品)"的理论。同时以人论艺,提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认为观书如观诗,观诗如观画,观人即观书。就"意"与"法"而言,苏轼出于对独立自由的艺术精神的重视,崇尚"意",同时注重"意"与"法"的辩证关系。而在"文"、"艺"与"道"的关系上,苏轼强调"艺"与"道"的"两本""两进"的原则,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古书家,载在书史,其书迹永为后世师范者,莫不德学兼备,溢而为书。扬雄谓:“书,心画也。”柳公权谓:“心正则笔正。”黄庭坚则云:“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又以为:“须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才得无一点俗气。……永州僧怀素学草书,三十年无完衣被,乃得自名一家。”知学书之成,须立德与立学并进,非逐功利之事。颜真卿德业昭著,早岁求笔法于张旭。张曰:“笔法玄微,非志士高人,讵能言其要妙?”余晚识白鹤,乃赵伟平之笔名,隐其真实姓氏。生于公元一九五八年,出世代中医家庭。中医为我国独树一帜之民族科学技术。医理深邃,旁通文史、哲理。白鹤少好书法,箕裘有自,得彰绍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接主体心源的艺术, 在抽象的点线律动中展现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气质和心灵, 在艺术制作中书家高度的个性化追求,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汉代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指出了书法艺术之人本思想.古代书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进见智,令人神思难驭,如入云雾.因此对书法书法艺术之美不仅要全面研究作品之线条、结构和墨象,而且还要联系艺术家的功力、学养即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陆九渊在科举制度严重破环士人的人格,浮论虚说的学风盛行的时代条件下,为回归孔孟儒学之真精神,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心即理"要求学者收拾精神在内,以明得本心,也即明得天地赋予人心之"实理"。人们在实事实行中依理而行,才可谓通向圣贤之路。象山"心即理"命题提出了一种相异于程朱学派的心性理论,有其特色,也有其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9.
冬龄书风     
气、力、韵、空,使王冬龄跨越“蜀道”,到达了一个属於自己的无人之境自古书家有草圣,而无真圣;书体有狂草,而无狂真。盖草书“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一笔入纸,纵横挥洒,实是写人生、写意气、写顿悟。胸中有丘壑、有不平、有忧愤、有愉悦,一寓於书,随机倾诉,无意於嘉,乃入佳境。故有人书俱老、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之说。有学者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草书则是书法的核心精神。因而,草书之难,难於上青天。吾家藏王冬龄的一帧草书《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首…  相似文献   

10.
“书如其人”是一个被广为认同的说法。清代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北大哲学系葛路教授在谈及书品与人品关系时指出:“书法艺术中直接反映出来的是作者的个性和审美崇尚以及挥毫时的情绪,如此而已。”笔者想结合刘熙载与葛路教授的观点,从三个方面谈谈“书”究竟能反映出“其人”哪些方面的东西来。当然这里的“人”是指受过正  相似文献   

11.
书品非人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中,书法评论受到儒学的影响而提出“书品即人品”。北宋的蔡京是受到“书品即人品”评论影响冲击最大的一位书法家。但是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现象对其文化人格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心理活动在书法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发现,书品与人品是不能划等号的,也即是说书品非人品。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 ,有两大基本体系 ,一是自然物象说 ,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而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 ,探讨人格象征意识在书法艺术精神构成中的意义 ,同时对人格化书法的情感内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1中国古典美学中,“虚静”是某些艺术家所极力追求的极致境界。诗文曰静:“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作画言静:“夫尺幅之画,山水花草树石楼台人物之形,风云之变,纷然杂出其上,素之所余,几不足以容指。而善画者之画,则未尝有一笔一墨著于其间。此何以哉?静故也”;书法求静:“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音乐也讲静:“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这里所说的“静”即“虚静”,或者称为静思、空静、澄心、澄怀、凝神等,  相似文献   

14.
朱熹在品评文艺的过程中秉承的一贯宗旨即是以人格定艺格。他评诗文如此,评字画亦毫无例外。他论书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工拙、技法层面的问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体之人格。人格过人则不复论其工拙,人格不佳则文艺作品再精工其格亦属低下。朱熹在论及书法与主体关系时大抵涉及两个向度,即以人论书和以书观人。而书格与人格的统一性又影响着朱熹对主体修养与创作心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 傅山有诗云:“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作字示儿孙)。又诗云:“作字先作人,亦恶带奴貌,试看鲁公书,心画自孤傲,生死不可回,岂为乱逆要”,(题昌毂堂字率意所及蔓言不责伦脊)。傅山先生如此地推崇和赞美颜鲁公,其原因在于先生他始终把作人看做是作字的首要前提,认为“学问不正,人品卑劣,是不会写出高风格的字来的”(卫俊秀《傅山先生简介》)。鲁公在中国古代书法家中,正是这样一位人书俱传,永垂书史,受到人们青睐的奇人。鲁公对傅山来说可说是他崇拜至极的偶象。先生他不仅重鲁公之品,还尚鲁公之法,也不失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很早就注意到风格问题。《周易·系辞》说:“将叛者其辞(斩心),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这番话已经接触到人的性情和语言风格的关系了。西汉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  相似文献   

17.
“文人无行”说由来已久,其前提为儒家品文模式“文如其人”。潘岳成为“文人无行”代表人物纯属偶然。“文人无行”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文人人格被肆意扭曲和无情蹂躏的悲剧,文与人的矛盾普遍存在。而透视潘岳人格系统自身的矛盾,则发现文与人又存在某种一致性。因此,肯定“无行”文人情辞俱佳的成功之作,既是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向善之心的褒扬。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书学史上,有关书品取决于人品的论述,由来已久。最早见端倪的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力”。至唐以降,说者益多。唐太宗以为“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笔法诀》)。清冯班在《钝吟书要》中亦云:赵文敏为人少骨力,故学无雄浑之气”。此说不胜枚举,直至今人,评书时有“书品即人品”之说,似乎已成书论圭臬。然而细究书史、书论,书品和人品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人品对书品也不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提出谫陋之见,就教于书道方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书法史上,若论振兴狂草艺术的成就和贡献,毛泽东当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一座巍峨的高峰。诚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而“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研究毛泽东,无疑应包括对他的书法艺术的研究。本文谨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略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论书法艺术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斂,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