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许多论者不忍正视、竭力遮掩闻一多先生当年与新月这样的右翼文学流派间的血肉联系,力图把他同所谓“专咏风花雪月”的徐志摩完全对立起来加以认知,然而,事实却是无情的:闻先生当年在诸多重要问题上与徐志摩恰恰是相通相契,绝非完全对立。至少,领着新月前行的这两架马车不仅都曾是政治上的国家主义者和共产革命怀疑论者,而且也都是艺术观念上的唯美主义信徒。这两大共同取向不仅解释了闻一多之所以能够与徐志摩长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作为一个唯美主义的诗人,对语言文字的美有着特殊的偏爱,在不懈地追求语言艺术化的道路上,理智地认识到,语言本是一种具有缺陷的交际工具,并且从表达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考虑,语言文字的不完善性,深刻地揭示语言文字的本质。徐氏在认识到语言文字的缺陷和不足后,却更为重视修辞,并以弗洛贝尔为榜样,努力实现其唯美主义的修辞理想,把语言表达,把修辞活动同人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度重视“诚”和“适度”。文章还论述了徐氏修辞实践的失败与不足、追求与成功。徐志摩的语言观、修辞观对中国语言学、修辞学的跨世纪的转向,非常重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在创作初期就受到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形成了诗化生活的艺术观,它包含日常生活、自由、爱、美等因素。这种艺术观使其诗歌创作具有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的诗意美,是徐志摩对于新诗抒情美学领域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是十分强调诗歌音乐性的诗人。他的诗歌中体现的音乐性与他本人深厚的欧洲文化渊源是密不可分的。他的诗在内在音乐性方面表现出浪漫主义气质和唯美主义倾向,在外在音乐性方面表现出欧化的格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的“志摩特色”。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6.
把王国维的“境界”说当作“唯美主义”的文艺理论是一种误会。“真”与“善”也是王国维“境界”说的重要维度,这是因为,王国维的“境界”说实质上是一种人生“意义”的理论,它所言述的是先验世界中的真、善、美“一体”之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他喜好一位朋友对他的评语:“感情之浮”、“思想之杂”。(见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他自己也说:“我的思想——如其我有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落叶》)思想复杂,并非杂乱无章。本文所探讨的,正是徐志摩诗的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不是唯美主义者钟俊昆闻一多先生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铁骨铮铮的学者。对他与西方唯美主义关系的研究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或认为他是极端唯美主义者,或不置可否他说他带有唯美主义倾向,或否定他与唯美主义有联系,这三种意见长期以来聚讼纷纭,几乎不分轩轾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上对爱有各种不同理解,根源是人们未将爱与欲、爱与恩、爱与喜、爱与美等概念作细致的区分,而且讨论的爱之对象及爱之方法各不相同。从符号现象学角度看,爱是表示“肯定他者在”的情感模态,与欲、恩、喜等基础情感乃至美的概念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爱还可以与其他单纯情感组合成各种复合情感,包括恩爱、喜爱、同情、爱欲、敬畏等。爱建立了自我与他者的连接,被赋予了天然的正义性,与爱组合的各种情感也因此被赋予正义性。通过教会人们“爱什么”和“如何爱”,可以引导人类行为、培养公民人格和价值观、完成人类合作。只有明确了爱的原理,才能找到一个人类情感的基点,人工智能才可能以此为起点完成对人类情感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早的著名教育家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也即“乐于学习”吧,恰好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语文的唯一途径。因为语文寓知识于文学熏陶中,寓道德情操教育于形象和语言的感染中。人生在世,谁不爱文学?谁不爱“乐”?就是一字不识的老农民,在劳  相似文献   

12.
栾好问 《南都学坛》2006,26(5):67-68
对闻一多的新诗研究中,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唯美主义诗人”,实际上,这是有失公允的,“唯美”充其量是闻一多诗作特色的一个侧面。闻一多之所以被划入“唯美主义”阵营,与他参加过“新月社”、家庭出身、求学经历及新诗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徐志摩是资产阶级诗人,大概没有人反对,但是进一步问:徐志摩是怎样的资产阶级诗人?回答就很不一样了。有的认为,徐志摩是反动的资产阶级诗人,说:“徐志摩的诗较之胡适的诗有更恶毒、更迷人的地方。恶毒在于他的诗的思想,迷人在于他的诗的艺术。”①也有的把他说成是资产阶级革令民主主义诗人,认为他的诗“有三条积极的主线: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②还有的说,六十年来“中国只有三个半诗人”,徐志摩是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和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中的联袂双璧,可以说,“新月派”如果没有这两位诗人,它在诗坛上的影响和光芒都将大大地减弱。这两位诗人后来的结局是众所周知的。有的人对于徐志摩的早逝表示过无限的惋惜,甚至认为如果他不是早逝,以后有可能走上闻一多那样的道路。诚然,对作古者妄作臆断是没有多少根据的。不过每当想起这两位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强烈影响的诗人时,我总是不禁想起了马克思谈及拜伦和雪莱的那段话。他认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艺现象,表面看来,确有相当“矛盾”的地方.建国初年,李广田先生就指出:这个“矛盾”是他“一面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同时又在喊着我们的主张是‘艺术为艺术’”.李广田先生的文章旨在全面论述闻一多的政治思想、文艺思想的发展及其生活和创作道路的演变,因而未能对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矛盾”作进一步的探讨.遗憾的是,五十年代出版的几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于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研究,并没有将李广田先生提出的问题深入下去.著作者只是以现象的外观代替本质的分析,简单化地以“矛盾”二字作为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实质性概括.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张毕来编著的《新文学史纲》,著者认为:“闻一多的创作活动是充满了矛盾的”.“五四时期,他在政治感情上是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在艺术思想上是一个极端的唯美主义者”.丁易、刘绶松编撰的两种文学史,也持类似观点.认为:闻一多既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又是一个极端唯美主义者.这种观点,延续至今,几成定论.但我对这些观点却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不仅反映了当时“饥者”之苦、“劳者”之辛,还反映了“爱者”之情。从《郑风》之诗、“郑声”之谓、“郑声”之“淫”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一为孔子所言“郑声淫”意在“声之过中”而与淫乱无涉,一为“郑声”的抒情指向实属“爱者歌其情”。从中或可意会孔子重礼亦重情的论诗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语音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双方对此都不免有枯燥之感。如何使学生爱学爱听、並能迅速理解掌握呢?我想,采用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形式,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是听,而且可以“演”、“作”,从教学活动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教师不仅是讲,而且还要“组织”和“导演”,把单纯  相似文献   

18.
阵雨 《北京纪事》2018,(1):56-59
去雪池胡同参访,完完全全是冲着“雪池斋”去的.因为“雪池斋”曾经住过三位中国著名男人为之倾倒的旷世才女林徽因. 三个著名男人何许人?乃诗人徐志摩、建筑大师梁思成、学界泰斗金岳霖. 徐志摩,早年上大学时,我的现代文学老师重点介绍的著名诗人.另两位诗人是李金发和戴望舒.而徐志摩,可以说是我的老师长篇大论最多的一位.他的作品,他的传奇婚姻乃至他的人生轨迹,我的那位讲起课来慢条斯理、又极具儒雅之气的老师甚至用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也是从课堂上了解了与徐志摩相关的人物,诸如张幼仪、陆小曼、梁思成、金岳霖、林徽因等林林总总数十人.而林徽因,则是我了解得最通透的一个女人.与其说她是女人,不如说她是美女中的美女,才女中的才女.  相似文献   

19.
爱屋不及乌     
宋周敦颐有诗说:“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唐诗圣杜甫也道:“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既然是诗人,喜怒之间,移情于物,很是正常。但若世人凡事都要学着“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那就难免会吃亏。道理很简单:不管你怎么爱,乌鸦还是乌鸦,它变不成喜鹊。何况,感情用事会让人丧失原则。而没了原则,什么坏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想那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不可谓不凄美。但身为人君却非要将国事与爱情混为一谈。因爱其妃,而宠其弟,终落得江山如锦裂,大唐从此衰。还有一个叫东施的丑女,不懂得西施的美貌与她得的心绞痛根本是两码事,不在整容上下功夫,却要“爱屋及乌”剑走偏锋,结果也闹出了大笑话。而周武王却听了召公的  相似文献   

20.
典型的浪漫主义者是关注自我、表现自我、表现自我陶醉的“自恋者”。中国现代文学中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一般也多体现着这种自恋的情态。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浪漫性都与自恋情态有关 ,革命的罗曼蒂克则是因为将自恋转为“自尚” ,浪漫主义色调变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