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思茅地区东部、哀牢山中段,素有“思普门户”之称。居住着哈尼、彝、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共3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1979年11月28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标志着墨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年来,墨江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0元增加到1998年的1158元,增长了8-6倍,年平均递增12%。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172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63万元。北回归线标志园的建成和…  相似文献   

2.
李士杰 《中国民族》2010,(10):49-50
现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年过六旬的张大中被人称为“布衣富豪”:生活俭朴,作风低调,经常独自逛街,没有车队和随从簇拥出行。他曾纳税5.6亿元,成为国内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多的纳税人。  相似文献   

3.
魂系大地     
魂系大地宋和龙鄂西南,沿大巴山东南流脉和武陵山北上余脉交汇处,有一片苍郁如画的古老神奇的土地。80万土家、茵、汉民族百姓在这里延续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伴着悠悠清江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土里刨食生涯……1986年这里人均收入168元,被国务院列...  相似文献   

4.
神秘的“日月山庄”刘洪进下面这个凭借一千元门票才得人内的“日月山庄”,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跟随作者,让我们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去看看这个中国最小的旅游经济特区──随着日月山庄前期工程“千岁宫”的开业,一张门票一千元的广告,在长阳激起了强烈反响。为了弄...  相似文献   

5.
廖庆凌 《中国民族》2008,(12):26-27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建设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民族大团结进发出强大力量,推动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辉煌: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比1958年翻了5.4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4万元,比1958年翻了4.2番。1984年,全区贫困人口1500万人(其中有75%是少数民族)锐减至今的65万以下。到2007年底.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总数的36.1%,总量是1958年的14.8倍……  相似文献   

6.
在五岭山中的都庞岭下,有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瑶族故地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境内总面积1000公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盆地,东西两侧,桃花千树,茂密丛生,只有一个天然石洞与外界相连,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早在汉代,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就居住着“武陵蛮”人,即现今瑶族祖先的一个支系。千户瑶家的先民,在峒中共同劳动,过着自由、平等、愉快的“世外桃源”生活。元大德九年,官府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派兵掠夺围剿,12姓瑶人被迫四外逃散,流落他乡,辗转  相似文献   

7.
胡冰 《中国民族》2010,(3):15-15
由于藏北那曲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这里牧民大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让人难以想像的是,在双湖这个让很多人都理解为“无人区”的荒瘠地带,会有一个小康村,村民们住着“洋房”,还可以收看电视、收听广播……  相似文献   

8.
苏格兰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曾有过独立自主的悠久历史。他们一直抵御着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英格兰人的猛烈进攻。1603年以后,在100年期间,实际上是一个国王统治两个王国。1707年,两个国家统一起来,由一个议会进行管理。1707年应该说是一个转折点,从此,苏格兰失  相似文献   

9.
人淡如菊     
茶坊里没有服务生,也没有精心调制得像糖水一样的时髦茶。一些古旧的竹木桌椅,柜台上放着一些茶叶和茶杯,炉子上热着开水。客来,在柜台上放一把零钱,自己挑了茶叶泡了水,挑一个地方,只管坐着,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随便你。茶坊的主人是位四十多岁的男人,总是一个人泡着一壶菊花茶,独自坐在柜台的一角,保持一个似乎不变的姿势。从不在意客人放在柜台上的钱是否和取的茶叶成正比,从没在他脸上看见过波澜。他的生意并不好,常常只有他一个人坐在他的老地方看着外面的艳阳和冷雨。有一天下雨的黄昏,一位女孩闯进来,转了一圈,问他这…  相似文献   

10.
一位湘西土家族老人与安徽凤阳的汉族母亲,阔别六十二年以后终于重逢,归益于改革开放年代带来的好运。其分离之痛苦,相思之悲壮,令天下人为之动容。这种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浸泡的骨肉亲情,深刻地昭示着人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普通的家庭,分离就是悲剧。去年元月间日这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一封来自安徽省凤阳县门台镇申台村的信件越过千山万水,飞到了湖南湘西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手上。老人名叫罗兴均,是吉首市吉首乡雅溪村人。他惊奇地拆开信件,发现写信的人竟是自己60多年来朝思暮想的母亲,这简直是奇迹!罗兴均捧…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萨空了(连载之二)文/萨我的三叔本是个小职员。解放初期,自己弄了个小作坊,磨镜头。夫妻两人干,请过一个亲戚帮忙。社会主义改造时,神差鬼使,他没加入合作社,却把作坊和大厂家合并了,因此就成了一个只有三千元资本的小资本家。戴着这顶帽子加入了光学...  相似文献   

12.
湘西人说起上海贝尔公司,总忘不了他们的知心朋友,该公司董事长李大来先生。  李大来是在一次和自治州邮电局局长洽谈程控电话机业务时扯到了“希望工程”的话题。当他听到客人谈起湘西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时,这位年过6旬、忧国忧民的长者坐不住了。他当即表态:投资30万元,并请客人回去后转告当地党政领导,今后有什么困难可派人来上海,贝尔公司一定竭尽全力相助。  后来经过双方协商,决定在凤凰县腊尔山修建全省第一所希望小学。从开工到竣工,李大来除了委派一个秘书具体督办外,他自己也不断通过长途电话询问工程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民族贫困地区的希望之光──百色地区农村首富百户调查情况分析黄嶙,赖泽林广西百色地区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的地方,居住着七个民族、349万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4%,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4元,比全自治区人均少4if元,还有2...  相似文献   

14.
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居住着一个被称为“阿洪姆人”的族群,经考证,他们是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傣族的一支。阿洪姆人曾经建立过一个统治该地区长达600年之久的王国。在其统治过程中,阿洪姆王国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政治体系。本文拟就阿洪姆王国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他向自己理想攀升的一小步却使一个民族向前迈进一大步。侗族有了本民族的第一位博士——杨绍清。1999年7月,在付出进一步的艰苦努力后,杨绍清成为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博士后。但是他在清华园只度过了一个月,1999年10月15日,在前往中科院的途中,一辆飞驰而来的卡车,把他撞倒在校园南门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处……杨绍清的身后.除了留下一条让人感慨的求学之路外.还留下了八万元的债务……我们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寻访着各个民族有突出成就的第一人,令人惋惜的是:杨绍清,这位侗族的第一座博士、博士后,我们却是从一则讣告中得…  相似文献   

16.
玉荣 《中国民族》2007,(7):8-11
一位年轻的藏族学者,诗人,编辑,出版人,制片人,一个网站总监,在短短的时间里凭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责任创造了庞大的虚拟家园——藏人文化网及系列站点。从此,雪域高原变成咫尺之间,藏族儿女携手欢笼在他营造的世界里,各族同胞互通有无、加深了解,友好平等是唯一的通行证。他用爱诠释了一个新时代藏族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意义、价值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劍河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岭山区清水江流域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苗族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1%,此外还有汉、侗、水、布依等民族。全县总面积四百多万亩,耕地面积三十万亩,水田二十四万亩,旱地六万亩。解放前,在反动統治阶級的殘酷压迫剝削下,这里的生产極落后,大部分地区使用木質农具,实行人拉犁,脚踩田,刀耕火种,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只有三十八元,70%以上人口終年过着衣不蔽体,油盐不到口的生  相似文献   

18.
喀纳斯离我们太过遥远了。喀纳斯是这样的遥远,以至于当我告诉一些新疆人说我去过喀纳斯时,他们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好像我去过天堂似的。喀纳斯是一个湖。它是远古时代陆地升腾时,退却的大海失散在亚洲腹地的小女儿,它以自己的存在证实着大海曾经的记忆和足迹。在中国的版图上,喀纳斯似一滴朝露,被造化之神在清晨无意中甩到了我们这只漂亮而勤奋的大公鸡高高翘起的那根尾羽上。因为这滴露珠被广袤的戈壁和浓密的林海遮拦着,所以不容易见;然而见了的都说它美,美得让人失语,以致外面的人更不容易知道它的美。  相似文献   

19.
一、华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地处风景秀丽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脚下,全乡总面积422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63个经济合作社。全乡15000人,其中瑶族3800人,占25.3%。1993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选准了一条“靠山吃山”,抓竹木加工,带动林业开发的路子,使全乡经济出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199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86亿元,比1992年的2070万元增长了17.64倍;企业总收入4.27亿元,比1992年的1730万元增长了23.68倍;工业产值3.47亿元,比1992年的1250万元增长了26.76倍;财政收入4O9万元,比1992年的143万…  相似文献   

20.
武沐  冉诗泽 《民族研究》2022,(1):110-125+145-146
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华大一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少数民族对于大一统思想的贡献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实际上,在大一统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少数民族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魏晋南北朝到辽朝,少数民族在大一统的“共祖异族”理论框架下,以炎黄血脉认同为共识,创建了一个个局部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在金、元、清三朝,少数民族则在“我本中国”的理论框架下,以国家认同为共识,建立了统一(或局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其中,以北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创造性地践行了“脱夷统华”理论;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沙陀人凭借“政治正统”完成正统建构;契丹人更是在“脱夷统华”理论中增添了“北极之下为中国”的内容,扩大了“中国”的内涵。金朝建立后,多民族的中国观被创建出来,中国大一统思想开始进入“我本中国”的理论进程。元、清两朝都是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者。这些思想的积极影响,最终铸成了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