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认识便是“诗言志”。即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这之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意志,一是表达感情。“志”是由外物所引起的意和情的有机结合。丁鹤年的大半生都是在流浪漂泊的生活中度过的,亲眼目睹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中的一幕幕活剧,体味了战争给广大下层劳动群众带来的痛苦、艰辛。政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千年的智慧创造出无数的艺术奇葩,舞蹈可以说是这些艺术形式中最为鲜活的一种。正如《毛诗序》中所阐述的,“诗者,志之所及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这个古老渊博的国家里的人们很早就对自己的音乐舞蹈进行了深度思考,其中儒家的礼乐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最为深远,不论是在崇尚儒家思想的古代还是在多元文化思想的现在,儒家的“礼乐”思想一直都对中国舞蹈发挥着重要影响。“礼”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影响我国的原始文化类型属于日神型文化,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理智、冷静、现实、有节制的。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儒家文化思想将这种文化类型很好的保护下来。在众多乐舞理论中儒家的乐舞美学理论是最受中国古代统治者拥护的,儒家思想著眼于现实社会,把乐舞与社会政治及人自我的人格完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乐舞变成阶级社会里统治者最有效的治国平天下的怀柔方法。(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乐”这一词常常是指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儒家将舞蹈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在等级观念极强的封建社会中礼治等级具有...  相似文献   

3.
诗大序有这样一段话:"诗者,志之所以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不足,战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仪(原名励国仪)的画,非但有诗情,更有歌的旋律和舞的韵味。她的画是她"情动于中"而形于画的表征。她借着传统中国绘画的语言,巧妙地结合了工笔与写意,细腻与豪迈的对比效果。这种独特的风格,非但充分显现了她个人朴质柔和的气质和不让须眉的胆识,更体现了她的‘知’和‘学养’。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诗的时代,也是音乐的时代。诗与音乐同源于劳动,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可以说,没有音乐就没有诗。从《诗经》到汉《乐府》,古代的诗歌一直保持着诗乐合一的传统。所以,郑樵说:“自后夔以来,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八音六律为之羽翼耳。”这种诗乐合一的传统到唐代又有新的发展,结合得更紧密了。诗不仅仅是以乐府歌辞的形式出现,不仅仅是“为燕、享、祀之时用以歌”,不再只是以诗入乐,而且也出现了以乐入诗,诗也成了表现和传播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这就是唐代大量涌现的音乐诗。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拜伦、雪莱和济慈被誉为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坛上的三杰。但在这三位伟大的诗人中,济慈却独树一帜。他的诗另有一番情趣,他的论另有一种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济慈更具诗才,他的作品尤其是《秋颂》,从中国传统诗论的角度看,则更有韵味。仔细深究一下就会看到,济慈从其人到其诗,实在是自然之造化,缨斯之杰作。济慈就是诗。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①,故胸怀大志,或心有郁结,不抒不觉其快。从这个意义上说,凡人皆可吟诗。然而,“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  相似文献   

6.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买磊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艺术的血肉与灵魂,而歌唱语言则是生活语言的加工、提炼和发展,是音乐化语言和语言化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语言旋律化的升华。深入了解并研究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的特点、规律及其同一性、差异性,对于声乐的基本功训练,强...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王梵志"诗分别保存了初盛唐、晚唐、宋初的原始语言材料。笔者通过对"王梵志"诗的封闭式比勘,梳理新、旧语言要素在诗中的具体分布,从语言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常用词演变更替等方面,阐述敦煌所出三卷本、法忍抄本、一卷本以及唐宋诗话笔记中所收"王梵志"诗的语言学差异,以为思想内容斑驳、作者构成及年代情况复杂的"王梵志"诗作的归属分类,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凡是好的诗,都必然是为美所浸透了的真、善、美的结晶;总是响彻着为美丽的光辉所浇灌了的真理的智慧与善良的愿望的合唱。诗之不同于小说、散文就在于其与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结合是如此之紧密,故又有人说诗就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构成的真、善、美的一种合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具有歌唱特征的语言,必须用适应其歌唱特性的发音方法和歌唱技巧才能表现这一特征。歌唱的发音方法对气息,声音的位置和声音的共鸣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歌唱的节拍和节奏是旋律流畅的保证,借鉴他们可以表现英语的歌唱性。掌握这些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摆脱用不同方言说英语的习惯,还可以像歌唱般的说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的音乐美学给了歌唱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长言为之歌”。除少数的无词歌外,歌唱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歌唱区别于“说话”在于有了音乐。然而它比“说话”更富于戏  相似文献   

11.
一、还诗以声予诗以美诗是美的。人们常用“诗情画意”来形容和描绘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事物。同时诗又是可以歌唱的,故称诗歌。诗歌是伴随着音乐而产生的。它是语言的艺术又具有音乐的节奏,还追求和谐悦耳的旋律,它不仅具有形象之美又蕴含声音之美。它给人以美的思想、美的意境、美的情操,美的教化。在文学的品类中,诗可以说是最精粹的。诗人艾青说:“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还说:“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又说:“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  相似文献   

12.
语言非人类万能的交际工具。在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客观现实生活面前,语言的交际作用,表现了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如语言的线性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共时再现立体多维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使得它展示的内容大大低于客观世界存在的内容;同时语言亦非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清楚地了解它的不足,以期求得弥补与发展语言之必要。  相似文献   

13.
和史传、志怪的叙事相比,唐传奇是一种审美叙事,其语言具有审美化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诗化,有的是文中直接用诗,有的虽然不直接用诗,但是富有诗的意境。二是语言的骈俪化。其描写、对话、议论、书信等语言以骈文为主,其叙事语言虽以散体为主,但又具有骈俪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清代考据学的基本信念是“道在六经”,方法则为“由训诂以通义理”,即以语言文字的释义以通达“六经之道”。章学诚与清代考据学的分歧主要是在语言观方面,一方面章学诚认为,“言与意”有时而背离,“通其辞”之外还必须“通作者之心志”;另一方面,章学诚认为六经语言的本性是象征性的,《易》之象和《诗》之比、兴“兼通六艺”,因此当“因象而求道”而非“因言而求道”。章学诚的语言观与历史上的道家、禅宗、心学的语言现存在着一定的思想脉络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诗是生命与语言的互动,生命主要指人的个体生命,就是存在中的此在。然而,人的个体生命并非凭空御虚地存在,它必须在语言中找到自己的栖居之所。生命与语言双向互动,诗的本质是生命,语言的本质是诗,生命与语言的达成,有一个重要中介,那就是思。思即诗,诗即思。语言在思中才始成其的语言,才始进入自己的本质存在。这样的语言在根本意义上是诗的,语言在运思中成为人的生命诗意栖居的场所,生命与语言在思中互动,正是人生根本意义上的诗。  相似文献   

16.
歌唱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但又区别于生活语言.通过对子音和母音在生活中发音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子音和母音在歌唱中的变化与区别,揭示了歌唱所独有的语音发声规律.这一规律渗透到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揭示了歌唱语言的语音发声技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发音是歌唱发音的基础。也就是说,歌唱发音是语言发音的艺术化和科学化。歌唱发音具备语言发音的基本特征,而语言发音不一定具备歌唱发音的特征。一、说与唱的区别人们生活中说话的发音、彼此交流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且是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对音色、音量、音域等没有更高的要求。而歌唱的发音则不仅要求吐字清楚,音色优美,而且它表达的对方是成千上万的观众,这就要求有比较宽的音域,伸缩自如的音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并且,说与唱在发声器官状态、神经控制、发声动力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不同。l)真声与混合声的…  相似文献   

18.
诗的语言和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的语言与诗所表达的情思与经验是融合一体,不容分割的。诗语言与散文语言的不同在于诗是意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9.
浅析民族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吴小舟(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合肥230039)关键词民族声乐歌唱语言音调咬字歌唱是通过语言艺术地咬字发音,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使歌唱语言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从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乐与器乐不同,它是音...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表现为音乐性、形象性、精确性和大量运用修辞手法,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表现为"自给自足"、多重合成以及意蕴性。以此语言理论来观照中国新诗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诗"自给自足"不足、文体意识不足以及创新不足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