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是美籍华裔人类学家黄树民教授的专著。黄教授以一个闽南村庄为主线,揭示出中国东南农村地区在1949年以来所经历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2.
陈海花 《民族论坛》2012,(16):54-58
<正>题记:在参加2012年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举办的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暑期培训班期间,受《民族论坛》杂志社委托,有幸采访特邀前来讲学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民族学研究所所长、著名人类学家黄树民教授。应该如何采访?怎么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黄树民教授的著作、论文很多,有人评价黄树民教授的学术著作学术价值高,且故事性强,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我读《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  相似文献   

3.
《林村的故事》是美籍华人学者黄树民教授所著的一本人类学著作。黄教授生于 1945年 ,祖籍是广东潮汕 ,在台湾嘉义长大 ,现在是美国艾奥瓦 (Iowa ,又译作爱荷华 )州立大学人类学系教授。1984年 11月至 1985年 6月 ,黄教授在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 (CommitteeonScholarlyCommunication)的资助下 ,带着笔者和郭志超等人 ,在厦门市郊的林村 ① 从事实地调查。在黄教授的指导下 ,我们运用参与观察、访谈、问卷等调查手段 ,收集了该社区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并复制一份交给黄教授。黄教授返回美国后 ,根据他自…  相似文献   

4.
以《江村经济》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费先生在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所做的贡献。第一,《江村经济》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范本。第二,《江村经济》为中国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漩涡中,"江村"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费先生通过对"江村"的研究,为当时的知识界提供了参与式研究方法。第三,与以往人类学界主要以无文字的社会为调查对象来撰写民族志不同,费先生通过对中国农村为背景的"江村"的田野调查,开创了人类学对有文字记录的社区研究的先河。认为费孝通先生一生当中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江村经济》是费先生早期的代表作品,他以"江村"为田野调查点,为人类学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故乡,也是天鹅处女故事最丰富的国家。远在3世纪的晋代,干宝《搜神记》中就有完整的《毛衣女》故事,记载豫章新喻县男子,遇鸟变天女沐浴,盗其羽衣,逼女与己结婚,婚后生子若干。后女得羽衣,衣而飞去,给人间留下小小的悲剧。这种优美的故事,遍及世界各地,而以中国的记录为最早,也以中国的为最丰富。在汪玢玲教授《天鹅处女故事研究概观》(《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1期)一文中,就中国此类故事  相似文献   

6.
《月华》与社会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文化影响,资产阶级的社会调查理论特别是调查研究方法传入我国。采用近代方法进行社会调查的,首先是一批外籍传教士。最早的是美国教士史密斯,他于1871—1905年在山东传教,对山东农村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并于1899年发表了《中国农村生活》的论著。1917年在北京清华任教的美籍教授狄特莫指导学生在北京西部对195家居民生活费用进行了调查。在美籍教授的指导下,我国近代第一本调查报告《沈家行实况调查》由张锐予在1921年编辑出版。自此,中国社会调查之风盛行一时,中国学…  相似文献   

7.
江绍原研究的《发须爪》具有思想、理论和历史上的意义,不能忽视的是其对中国早期民俗学具有研究方法上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江绍原《发须爪》研究方法的挖掘,阐述让文献"说话"、亚田野调查、从小处着眼、唯物辩证等的民俗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江绍原《发须爪》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产生的背景原因。同时兼略谈及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并与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相提参照与评说,或许对中国早期民俗学的方法论、学术史是有益的补充与构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故事的源头纷繁复杂,宗教文化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刘守华先生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较早关注宗教文化与民间故事的关系,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以系列论文和专著形式,以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对道教传说、佛经故事等宗教文学与民间故事之间同源异流、不约而同、交流影响等复杂的关系进行资料翔实的比较、剖析与论证。《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和《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在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屡获荣誉,也表明民间文学与宗教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还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正北方民族大学丁明俊教授著的《西北伊斯兰教社会组织形态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作者主持完成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构成及组织形态研究》最终成果。该书采用宗教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我国伊斯兰教内部不同教派门宦的组织形态、门宦教权体制的形成与演变、拱北经济运行、清真寺组织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宗教职业人员在宗教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一大工程──写在《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出版之时满都尔图《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开始问世了。摆在读者面前的《新巴尔虎右旗蒙古族卷》和《武鸣县壮族卷》为这套丛书的头两卷,是“中国少数民族现...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的说唱文学“伊玛堪”的许多故事首见于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但对“伊玛堪”一词及文学形式的调查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据刘忠波等编《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解释:“伊玛堪是赫哲族以口头相传的说唱文学”,并比拟“如同汉族的大鼓书评书一样” (见该书1987年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关于“伊玛堪”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2.
图像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美术史研究方法,强调对美术作品的题材、意义、和文化含义的研究,旨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的文化的、科学的解释。《游园惊梦》是喻红绘画的代表作品,她将中国的古典故事"刻舟求剑""瞎子摸象""水中捞月""百子图"具有教化意义的经典故事进行再次创作,使之与原生意义相背离,产生了新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掌握图像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喻红的油画作品《游园惊梦》的内在文化含义、社会背景等分析,深入了解作品的形成原因、表现风格和绘画语言,重新对《游园惊梦》进行深入的精神内涵分析。  相似文献   

13.
《银翅———中国的地方文化与文化变迁》是近年来关于汉人社会研究的不可多得的本土人类学著作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该书与林耀华先生的《金翼》在学理上的延续性以及其对人类学传统研究范式的突破和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2010,(2):1-1
去年,曾于20世纪80年代以《大趋势》一书深刻影响过许多中国人的约翰·奈斯比特的最新著作《中国大趋势》在中国出版并热销。正在访华的这位80岁美国老人与中国官员交谈时,常常感叹:“你们有很了不起的故事,但是你们没有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极度的贫穷到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故事。这是个令人惊异的故事。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5.
提倡多元文化发展,涉及跨语言交流,需要翻译;涉及跨学科交流,需要文化翻译;涉及跨文化交流,需要跨文化研究。上世纪的很多翻译工作侧重跨语言翻译,但翻译中国故事类型是一项跨学科的工作,而中西学者在各自社会文化环境和学术传统中编制中国故事类型,及其产生的理论与方法的对话和争论,则是一种跨文化研究。艾伯华编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与围绕它展开的多国学术讨论,正是这种个案。此个案告诉我们,从翻译到跨文化研究并不是一条直路,而是要信息互通、伦理互守、文化互见、学术互动和方法互补。时下大力提倡跨文化研究,解读这个个案,总结前人的经验,有助于缩短从翻译到跨文化研究的距离,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了解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提倡多元文化发展涉及跨语言交流,需要翻译;涉及跨学科交流,需要文化翻译;涉及跨文化交流,需要跨文化研究。上世纪的很多翻译工作侧重跨语言翻译,但翻译中国故事类型却是一项跨学科的工作,而中西学者在各自社会文化环境和学术传统中编制中国故事类型,及其产生的理论与方法的对话和争论,则是一种跨文化研究,艾伯华编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与围绕它展开的多国学术讨论,正是这种个案。此个案告诉我们,从翻译到跨文化研究并不是一条直路,而是要信息互通、伦理互守、文化互见、学术互动和方法互补。时下大力提倡跨文化研究,解读这个个案,总结前人的经验,有助于缩短从翻译到跨文化研究的距离,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旧中国的民族人口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据已查到的有关资料,《中国东北的蒙族人口生态调查》于1940—1941年对1061户蒙族的人口、年龄、自然变动、死亡、生育等进行了调查;《川南叙永苗民人口调查》,于1943年对146户苗民的年龄、性别、婚姻、教育程度、职业、生育、死亡等进行了调查。其他的《中国民族志》、《中国地理概论》、《中外地理大全》等对少数民族人口也有论述,但其数量差别很大。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人口学研究,经历了1950—1978年的空白时期,1979年伊始和1982年以后的大发展时期。80年代初期民族人口学的研究任务繁重,55个少数民…  相似文献   

18.
瑶族《千家洞》文献,在瑶族民间流传甚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近年来,一些民族史学者和民族工作者,依据文献记载,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学术讨论会,撰写文章及专著,十分引人关注。笔者五十年代曾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搜集一些有关瑶族桃源洞、千家洞的故事传说和二十余份千家洞文献资料,一九八四年又在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乡作过短期考察。现据文献内容及考察所闻所见,作些初浅的综合分析,或许对开展干家洞的研究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特级教授、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徐丹的《唐汪话研究》一书,作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的一部著作,于2014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此前,她曾三次赴唐汪作过调查,并于2011年、2013年先后在《中国语文》《方言》上发表了《唐汪话的格标记》《甘肃唐汪话的语序》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20.
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四个方面评论《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应用研究——在学校教育及扫盲教育中使用情况的调查》一书的学术价值与贡献,认为该书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