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近几年来,汽车、商品房、信息产品、餐饮、文化教育等五大消费热点一直支撑消费市场的活跃与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新的一年,五大消费热点能否持续?持续的时间长短和强弱程度如何?这些均关系到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小?关系到消费能否成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从宏观层面上看,消费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减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好坏。五大消费热点将会有所变化餐饮消费———热点持续。餐饮业将继续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2004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继续保持了…  相似文献   

2.
餐饮业是服务业中的一个传统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海宁市通过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弘扬饮食文化、实施大众化餐饮等举措,推动了全市餐饮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强化措施促进其发展。一、我市餐饮业发展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消费日趋大众化,消费品位和服务层次不断提高,全市餐饮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1·餐饮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据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到2004年末全市有餐饮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文化产业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相关性,邻接地区间的文化产业集聚具有正的溢出效应;(2)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能部分解释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3)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向影响;(4)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餐饮业不但已经成为了扩大四川内需经济的重要支柱,更加有效地发挥了餐饮和住宿业对扩大消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4—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为断点,对比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探究入境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入境旅游存在空间交互作用,表现为正向交互性,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系统;金融危机发生后,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度及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空间局部分析还发现,从整体上看,城市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提高;空间分布上,城市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和无显著作用的地区在空间上不断缩小,而产生促进作用的地区呈现集聚发展,并不断向邻近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6.
建立能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能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表明:陕西能源产业集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并继续深化发展,推动能源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需要,而能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贾翔 《四川省情》2023,(3):21-23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餐一饭关系民生,一瓢一饮贴近生活。美食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承载美食的餐饮业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消费行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推手之一。餐饮业具有刚性需求、高消费频次等特征,其中精致餐饮又带有享乐型消费的属性。新冠疫情以来,餐饮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弱化,餐饮快速复苏,呈现一边堂食火热、一边站满外卖小哥的线下线上“两旺”场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还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影响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之间存在一定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都有利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而Porter 外部性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负面影响。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Jacobs外部性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具有负向溢出效应,Porter外部性对人力资本水平相近的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相近城市的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的经济增长效率因“虹吸效应”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研究,对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快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效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在整个样本区间与GDP、资本和劳动一样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证实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制度溢出效应。因此,在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必须考虑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证实,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市场化进程在1998~2001年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6.2%,在2002~2005年阶段约为10.8%,这表明了市场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年来的贡献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人口不断集聚.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增长以及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长三角的人口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李英 《浙江统计》2007,(7):42-43
住宿餐饮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传统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较高比重,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嘉兴市的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浅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众餐饮消费兴旺婚事开销反差悬殊宜兴市统计局文英东篱由于政策导向的影响,公款豪华高档集团消费明显下降,取而代之以大众化、中低档、多层次的民众消费,使餐饮业日趋兴旺。1995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达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2%,超过社会消费的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揭示生产者服务业、产业集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就生产者服务业、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我国地区资料就生产者服务业与工业积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表现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工业聚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因服务业不同而不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与产业集聚联系紧密,但金融业的发展与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紧密关系;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中,生产性服务业确实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个县(市、区)2008-2013年人口和GDP历史数据,利用ESDA、地理集中度及区域重心法,从空间集聚的角度探究了人口、经济的动态演化和分布特征,分析了两者间的集聚差异.结果显示:各县(市区)人口和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空间正相关)特征,2008-2013年人口集聚特性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化趋势明显;莱州湾东部区域人口密集度较大,而寿光市、广饶县、东营区经济聚集性较强,人口的空间集聚与经济集聚分离.  相似文献   

15.
上海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区位商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深入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6年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武汉餐饮业,很容易想到"老通城"、"小桃园"等老字号名吃,还有"小蓝鲸"、"太子""三五"等一批新秀.但有学者分析,武汉餐饮业空前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危机,武汉餐饮业有可能会步汉派服装后尘!面对激烈竞争现状,众商家在市场疲于奋战的同时,不禁发问:"武汉餐饮,如何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通过对武汉市餐饮市场现状的调查,我们对其现行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其旗下拥有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A&W及Long John Silver’s(LJS)5个世界著名餐饮品牌,在全球烹鸡类、比萨、墨西哥风味食品、热狗以及海鲜连锁餐饮领域堪称典范。目前百胜餐饮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2500家的连锁餐厅,在全球系统的营业额稳居世界餐饮业之首,是全球餐饮业多品牌集合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劳动力、资本、技术和FDI等要素在中国各区域投入的长期不均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生产要素的多重集聚效应;国内投资的集聚正在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和FDI依然集聚在东部地区,并没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投资与技术进步的集聚产生了交互作用,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潘小慈 《浙江统计》2009,(4):10-12,3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餐饮市场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供应服务型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型,餐饮业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传统服务业发展成为当代经济中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业态以及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行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中研究探索经验,把握发展变化趋势,有助于促进浙江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浙商回归投资与产业集聚已成为嘉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浙商回归投资对嘉兴产业集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嘉兴市的浙商回归投资与集聚效应、资本集聚以及技术外溢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嘉兴市政府和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浙商回归资本发展地方产业集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