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在腾飞,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西南如何走向世界、关于亚洲西南大陆桥的问题是世人所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健全亚洲西南大陆桥的交通体系,重振南丝路雄风,加强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加强和改进边贸管理工作是中国西南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地尤其是华南地区与台港澳经济一体化是一种长期发展趋势,其中深港金融合作尤为重要。尽管两地金融合作关系在范围、规模、手段以及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深港金融合作发展顺利与否取决于深港各自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国家对金融领域的开放程度以及深圳自身条件的完善程度。深圳要以香港为参照系,学习、借鉴香港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运作及管理经验,探讨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金融市场、金融法规方面与香港金融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3.
上海合作组织从最初被视为缺乏实质内容的空壳,发展成为了亚洲安全与合作的新形式。但上合组织的发展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外部,美国和北约在该地区的势力对上合组织处理周边地区局势提出了挑战;在内部,如何开展更为有效的经济合作并挖掘经济潜能则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当务之急。此外,如何处理同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等世界大国或地区的关系都是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上海合作组织这一亚洲安全与经济合作的新构架。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来势凶猛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使经过近对年苦心经营而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小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也使东南亚各国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东南亚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有经济人士认为对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而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发展投下了阴影。中国经济一直维持着8%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而通货膨胀率维持在6.5%左右,这是举世瞩目的奇迹。中国市场经济“软着陆”的成功,金融在宏观调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软着陆”是表明总…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前景谢志鹏澜沧江一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西藏、云南,进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从越南流入南中国海。它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境外叫湄公河,全长4880千米,是世界第9、亚洲第3、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29万平方千...  相似文献   

6.
亚洲经济合作刍议常宁一亚洲经济在腾飞在竞争和合作的全球性经济结构中,亚洲已经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新兴经济区域。本世纪60年代,亚洲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生产总值的4%,目前已占到25%,到2000年,预计将扩增到33%以上。而金融、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深港合作20 年的历程及各时期的特点,反省和预测深港合作的基本路向。深圳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与香港依托祖国内地开展国际竞争的互动趋势, 将促使两地合作在不改变各自体制属性的基础上,迈上高新科技产业合作为先导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的便利性受各国之间物流协作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沿线东南亚9个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利用Matlab分析工具的K means聚类分析法、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物流绩效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较高,东南亚国家物流绩效水平与中国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海关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着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物流协作效率;为了改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跨境物流协作中存在的短板,建议加强各国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强云南、广西等与东南亚国家相邻省份的对外经济合作与开放,充分利用丝路基金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确保投资资金及时到位,设立自由贸易区来提高双边或多边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智能交通系统等,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跨境物流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 70年代 ,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推行面向亚洲政策 ,就其原因而言 ,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面向亚洲”与澳大利亚自身经济特点、国际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各成员国的政府间行为,其决策机制突出体现了政府间主义性质。成员国间的共同国家利益是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的动力和限度。尽管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在范围和深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在决策机制方面引入了超国家主义因素,从而在该领域形成了以政府间模式为主、超国家模式为辅的混合决策体制,但由于涉及各成员国敏感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仍将继续采取政府间合作模式,不会突破目前政府间性质的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国作为东北亚的核心国家,我国东北地区又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的重要位置。东北振兴必将为东北亚各国间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东北亚区域合作也将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的步伐。因此,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之间存在着互为机遇、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危机不仅使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遭受沉痛打击,也让深居内陆的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深陷寒冬期。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环境有些许变化,在新环境下寻求双方之间合作的新重点,积极拓展中亚市场,展开与中亚合作的新篇章,帮助中亚国家走出困境的同时,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能带来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关慧 《延边大学学报》2014,47(6):96-102
东北亚区域合作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美国主导的TPP为遏制中国致力于打造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范本,东盟中心地位不稳,APEC面临"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东盟RCEP区域经济主导权被削弱,SCO重视安全问题,忽视经济合作潜力。面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中国应积极参与中国—东盟RCEP,以获得先期话语权和主动权,努力与TPP协议接轨;应加快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尽快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在大力支持东盟发展的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可率先采取渐进梯度路径获得快速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应重点关注经济合作领域,充分发挥经济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旨在加强与东北亚国家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会议对与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有关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国际营销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为发展和繁荣东北亚经济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和民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两翼,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为此,应充分发挥大学的主导作用,巩固辽宁省在东北亚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东亚金融合作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韩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背景和战略措施,进而分析了其参与该项合作的主要动因.文章指出,韩国致力于实施其"东北亚经济中枢国家"战略,所以其关注的区域重点是东北亚.鉴于东亚金融合作的长期性和松散性,韩国将通过培育本国健全的金融产业,确立其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同时将继续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内的各种金融协调与合作.在金融体制改革、证券市场培育及外汇储备调整等方面的举措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东北亚国际关系的调整呈现新的特点.务实外交奠定了新时期区域间国家关系的基础.但是,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区域合作的新机制起步艰难却又势在必行.未来的趋势是建立面向世界的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中国经济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双赢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逐步走向务实.应抓住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向纵深发展的有利时机,面对中国入世后的客观现实,切实发挥该地区的地缘战略和经济互补优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潮流中,东北亚经济合作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直至目前为止东北亚经济合作仍然进展缓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本文认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框架与基础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现实基础和制度框架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就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力求从合作途径和突破点方面以物流网络的构筑为中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新疆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合作的聚合点,在中亚经济合作上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经济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政府引导、推进作用发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资金短缺等诸多难点和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亚经济合作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能源合作战略协调,从投资环境、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口岸建设等方面着手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