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作为联合国贸法会第一部电子商务公约,对跨国电子合同的形式要求、要约邀请等进行了规范.从公约的条文入手,结合我国及他国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分析了国际电子合同的形式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电子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的交易形式即电子商务.我国<合同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交易形式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电子合同,从而扩大了传统书面合同形式的范围.文章从电子合同的含义、特征以及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两点法理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电子合同的订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有关电子商务的国内、国际立法及示范交换协议,着重探讨了电子合同订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合同订立中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撤销与撤回、承诺生效的时间与地点等,并对我国新《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文予以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电子合同并不符合传统法律中的书面形式要求,功能等同法较直接纳入法更科学地解决了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要求问题。国际立法为此也提供了科学的立法选择和示范,我国的相关立法虽然也解决了电子合同的书面要求形式问题,但在立法内容和立法协调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应采用功能等同法并通过立法协调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子合同及其主体资格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合同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在电子合同中,由于合同的存储、订立过程和签名的特殊性,对其主体资格的要求和认定不同于传统的合同。文章认为,应该根据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合理、合法的认定合同主体的订立合同资格,以利于合理确认合同的效力,有效的规范电子合同行为,明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产生了无纸化的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交易方式,无纸化的电子合同这一新型的合同形式随之产生。对电子商务中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确认,对于规范电子交易,保持其高效性,维护其安全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本文由电子合同中电子数据信息的法律效力入手,采用"功能等同"的方法,对电子合同的"书面""签名""原件"等问题分别予以解决,从而最终对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的认可与确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合同通过网络订立.电子消费合同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国际消费合同法律制度.为了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并确保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我国立法必须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确定电子消费合同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合同的电子合同。由于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其主体资格的认定也必然有别于传统合同。应当依照电子合同的特点,对于电子合同主体资格予以认真界定和分析,以期在合同立法当中详尽地规范电子合同行为,以适应电子合同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电子合同典型法律规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对合同法律规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 ,合同法作为调整交易关系的基本法 ,其必然要求将自身扩展到网络空间。网络和合同法碰撞的结果是在合同法领域产生了全新的规则 ,其中电子形式规则、电子错误规则、电子合同认证规则、电子自助规则为典型电子合同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0.
以电子合同的特定为出发点 ,在分析电子合同与以传统方式订立的合同不同之处的基础上 ,论述电子合同的成立、电子合同形式、电子签章以及电子合同证据的特殊规则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传统合同制度比较 ,电子商务合同在合同的形式、成立、效力及履行等方面 ,对传统的合同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电子合同,固其相应证据的差异性区别于传统合同。确认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已成为确保商品交易安全的关键所在。解决电子合同法律效力问题,必须结合网络特点,确定电子合同程序和确认相关证据,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面临的问题及立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在我国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许多问题 ,必须通过立法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但电子商务立法面临的电子签名认证、税收等法律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针对电子商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可以采取制定电子商务单行法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并进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特性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中广泛使用的格式合同主要包括点选包装合同和软件拆封授权合同,其特有的预先性、确定性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其常常限制了消费者的订约自由,不公平不合理地规避法律,甚至存在着某些陷阱式条款,给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了很多问题,为此,有必要从立法、司法、行政以及行业自律与社会控制层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5.
电子合同法律调整:模式与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DI是基于计算机系统之间相互许可的标准信息组织起来并受到电子方式的影响的商业数据的交换。EDI方式缔结的合同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 ,因而要求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合同制度中 ,大量合同法传统规则仍然具有适应性 ,虽然需要另行创建一些符合网络环境的新规则 ,但是所创建的新规则仍然应当与合同法传统理念相一致。在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 ,包括当事人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电子签名在内 ,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在需要重新审视合同法传统规则进而吸纳入电子合同制度中的同时 ,还要谨慎的创建一些更富技术性的新规则。对于由电子商务派生出来的认证机构 ,在电子合同的订立中承担两种形态的私法责任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7.
从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法的范畴及电子商务的立法规制等方面论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指出将电子商务纳入法制化轨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律关于劳动合同形式强制的规定属于管理性强制规定,未采用书面形式并不导致劳动合同不成立或无效,但是当事人应承担不利法律后果。随着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概念的区分,劳动关系多种证明手段的运用和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劳动合同形式强制的力度将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依托现代高新技术全面改变着传统贸易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其表现载体数据电文应用到诉讼领域成为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相比,电子证据的可接受性、证明力以及搜集采信等问题存在较大立法障碍和适用困难.必须加强研究电子商务证据新特点,借鉴国际组织有益探索,逐步建立我国电子证据法律制度,为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