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联-顺应模式是在关联理论和话语顺应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语用模式.该模式强调了语言认知关联功能,并使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具体化,让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了高度契合,有利于对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会话含义进行更好的语用阐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交际双方是如何在话语和语境间找到最佳关联,并通过明示--推理模式来推断出语境暗含,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话语交际进行了有效探讨,提出了以明示推理原则为根基的关联理论。在话语实践中,交际双方通常凭借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的有效介入来实现话语的准确理解,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隐性连贯缺乏语篇衔接上的体现,因此理解隐形连贯涉及到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认知语境的概念,探讨了认知语境和理解隐性连贯之间的关系,指出认知语境可以提高隐性连贯推理的有效性,话语双方建立趋同的认知语境可以减少受话人对隐性连贯的认知努力,避免会话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理论的基础。关联理论比会话含意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在分析两种理论基本差异的基础上,从交际模式、语境概念、语用推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理论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Grice的交际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和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 ,本文结合一些言语实例 ,尝试分析话语的理解过程。强调在实际言语交际及进行语用推理时要注意寻找并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义 ;注意交际对方的明示手段 ,寻找关联 ,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促进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主要研究话语在使用中的语境意义.运用语用学的一些原理,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和关联理论可以解读语言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将语用学的原理与幽默实例相结合进行分析,可以为幽默这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效果做出与众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语境理论是话语交际的基础,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两个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语境理论是指导翻译的原则之一,但是传统的语境理论主要涉及交际双方的共同知识,是一种静态研究。由关联理论产生的认知语境理论涉及交际双方头脑中一系列假设,是一种动态研究。文章还讨论了认知语境的功能作用以及其对翻译原则与方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的交际过程,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以认知语境为基础,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翻译等学科研究。本文简要介绍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将其应用于阐释包括原语说话人,译员和目的语听话人的口译过程。  相似文献   

10.
会话中有意沉默的语用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话交流中,交际者会出于个人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有意选择沉默,有意沉默的意义及其理解具有模糊和多元性的特点。从会话结构的角度来看,有意沉默标记着不合意应答;从面子论来看,有意沉默可以维护交际双方的正反面子;以关联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有意沉默能够传递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提供语境信息,帮助获得语境效果。总之,对有意沉默的有效解读需要语用学相关理论的互补性合作。  相似文献   

11.
交际中的语言具有间接性、含蓄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语境不同话语含义不同。语境是话语含义推演的基础。语言交际的过程既是话语理解的过程,也是对相关语境搜索的过程。本文认为成功的语言交际是以寻求关联为基础、准确解读语境为前提、有效推演话语含义为目的的认知——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始终处于轮番表达信息、解读信息的意义建构的交互系统。交际情境不同导致会话含意不同。交际语境是会话含意推演的基础。本文认为有效的交际是以激活认知语境为基础、以寻求语义关联为媒介、以探明交际意图为参照,以准确推演会话含意为目标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奠定了语用学的基础,而关联理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关于话语含意的推导,从而使语用研究的切入点从准则转移到认知.从两种理论的不同研究角度入手,可以发现两者在话语含意推导基础、话语交际研究焦点以及关于语境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际障碍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会话含义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Sperber和W ilson在他们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文中提出来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它在语言学界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探讨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对交际本质的认识,有利于会话含义的理解,有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其关于话语理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等主要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声幽默言语是一种特殊的最佳关联性话语,对其的深入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的层层递进,同时也是一个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听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对人类交际的关联理论进行探讨,并结合话语交际实践,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是必须依靠推理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而听力理解的目的就是从话语所提供的语境中进行语用推理,力求语境效果,寻求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对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语义层面上语用含义的话语理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之所在。为加强薄弱环节,须从“会话含义”和“关联”理论出发,揭示话语中交际意图传递的规律和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听力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推理障碍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分析话语,其主要交际模式是明示推理交际。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说话人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明示刺激行为把自己的信息意图明白无误的传达给听话人;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及关联信息进行推理,获得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理论为框架,解读了明示——推理机制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话语标记的语境提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话语标记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以Schiffxin等为代表的连贯派认为,话语连贯是话语内在的潜在的关系,而话语标记有助于实现话语连贯;而以Blakemore等为代表的关联派却认为,连贯从属于关联,话语标记的作用是引导交际者寻找交际信息的关联而非话语连贯。综合这两种观点,话语标记的主要作用是为交际者提供各种语境提示。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任何话语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诠释原文的时候必须在分析选择语境翻译的过程中调整翻译策略,寻求原文与译文语篇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