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父教育而母实业”之思想,既是张謇对自己多年教育实业实践的提炼总结,亦是他后来从事教育实业的指南。从实际意义上说,“父教育而母实业”是张謇建设南通、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点。晚清的社会现实以及张謇对现实的感知是“父教育而母实业”提出的逻辑起点,该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程绍珍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著名的实业家,又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大声疾呼:“忧国者以为救国之策,莫急于教育”。并且把他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为开创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3.
从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看张謇产学结合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向来把教育与实业之间看作是父母双亲一样的密切关系。从张謇所创的全国独立设置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校,为纺织企业培养纺织技术和管理人才,创建民办高等教育新体制,并将校址选择于工厂邻近,便于厂校交流,有利于进行实践教学,就可看出其产学结合的思想。尽管产学研相结合是现代用语和新概念,但在一个世纪前,张謇就有了这一思想,并成为他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近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走过了一条蹒跚、曲折的发展道路,他提出的“实业救国”思想,尽管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本文试图从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原因,企业活动的历史及作用,探索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进步性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张謇一生的坎坷经历,证明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所表现出来的“傲骨热肠”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从三个方面择例来探索,张謇是如何爱国家、爱家乡、爱百姓的。张謇兴办第一个中国的“托拉斯”张謇的“实业救国”是从1895年筹建大生纱厂开始,1901年筹办通海垦牧公司,1907年成立大生实业总公司,在国际大都市上海设大生纱厂“驻沪事务所”,开展进出口业务,成为大生企业集团的神经中枢。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为了扩大生产,合理使用资源。张謇又建广生油厂、办大生通沪轮船公司、建天生港大达外江轮公司、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创设翰墨林…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是张謇创办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点,又为他心力所注。张謇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通州师范学校创办过程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师范教育思想。对张謇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实际上从他在世时已经开始,尤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张謇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的地位、张謇创办师范教育的原因、张謇师范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张謇师范教育思想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謇在兴办教育的实践中,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教育经验,顺应社会发展与南通地方自治的需要,以补充学校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完善社会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培养专门人才、推进“地方自治”为目的,在南通兴办了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形式多样的,包括综合性、专业性、职业性的一系列社会教育事业,对促进南通地区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丰富和发展了张謇的社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张謇和陶行知生平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他大力办实业,兴教育,对中国工业、农业、教育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毛泽东说中国近代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其实,张謇办实业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他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以及“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张謇既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实业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张謇创立了中国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同时构建了早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特别是对南通早期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謇的基本教育理念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强调“学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重视“基础类、师范类、社会类”全方位教育。以此为指导,张謇在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为近代南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和实业家。1894年状元,1895年“退屏江海”,回南通“营实业”,“兴教育”。本文探索张謇的教育管理思想,作为引玉之砖,以利今人借鉴;希望得到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尊师重教,重视师资管理,构建敬业的激励机制。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势力打开了清朝闭关自守的国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国家危亡到了严重关头。张謇清醒地认识到“一国之强,基于教育”。[1]他认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张謇先生在南通开工厂、办教育,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个“第一”,使南通成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和闻名遐迩的全国模范县。  相似文献   

12.
张謇开创我国纺织教育的先河,本文阐述了张謇历尽艰辛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历程,培养急需人才的办学目的;力求忠实精进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以及注重实践环节的教育特色,张謇办学所体现的纺织教育思想对当前的办学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謇水利著说颇多,以《张謇全集》(2012年版)为数字化资源,对张謇涉水利的时序变化、地域变化、人物共现、情感倾向、教育主张等方面进行数字人文分析,勾勒出张謇家国情怀的水利人生画像,开辟了文献利用新用途和名人研究新路径。在时序变化方面,可以将张謇水利人生分为黄河治理、治淮导淮、水利教育和回乡保坍4个时期;在地域变化方面,梳理出张謇在南通时期思考治水和实践治水、郑州开封时期疏塞并举治黄,南京北京时期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在人物共现方面,发现张謇善借名人力量实现水利抱负,但收效甚微;在水利情感倾向方面,刻画出张謇先后经历了“满腔热情、忧郁南归”“忧国忧民、务实理性”“雄心勃勃、锐意改革”“辞归故里、热忱家乡”4个情感变化过程;在水利教育方面,概括出张謇“以德为先、重视实践、严谨治学”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4.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在兴办实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倡导勤俭的思想、精神、品德,更有着身体力行的实践和传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勤俭思想内涵丰富且颇具特色。认真研究张謇勤俭思想,并加以弘扬、拓展和创新,对加强当前南通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謇开放主义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使用“开放”一词首次出现在1913年。此后,在他关于教育和实业等社会问题的论著、文章及演讲中不断对此加以阐述,“乐于开放”、“受开放之益”等词句频繁出现。他认为“世不能复闷闷老死不相往来,”主张打破“封闭人”的观念,重视智力的开放、交流和开发.“民智兮国牢”;强调在此基础上走向世界,发展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西方列强争先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张謇的开放主义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颇为引人著目的影响。本文拟对此问题略加论述。1853年,张謇出身于江苏海门一个富…  相似文献   

16.
张謇生逢中国社会的急遽转型时期,他的个人经历及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社会及思想变迁。人们对张謇的关注一般多集中在其政治、实业领域的作为。本文试图通过张謇在创办通州女子师范学校过程中的言行,考察他对中国女子教育的一般认识,进而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张謇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张謇和柳诒徵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张謇兴办实业,亦强调教育救国,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并兴办了一系列新式学堂;柳诒徵不仅是历史学家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也是长期亲执教鞭战斗在第一线的教育家。他们的人生存在着交集。1901年柳诒徵至南京江楚编译局任职,得到文正书院山长张謇的赏识。1903年柳诒徵和张謇都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倾力于新式学堂教育,并在一些学校中共事,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至1922年,张謇关注到了新兴的“学衡派”并认同其部分观点,与柳诒徵是“学衡派”的中坚不无关系。张謇与柳诒徵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共同的交往圈,更是相互赏识且志同道合,在这种基础上的交往推进了教育近代化。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张謇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他生平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文章以史作论、史论结合,进而指出:张謇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就是一部恢宏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它对于今天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謇、黄炎培、陶行知是人们所熟知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为后人留存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知行并进、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是他们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职教思想“活的灵魂”,对当代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晚清状元张謇早年经历的持续数年的“冒籍案”几乎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也持续影响着他的未来。张謇“冒籍案”虽然最终以张家付出巨额经济代价收尾,但无论是从眼前看,还是为未来计,张謇从中所获得的回报都远超其经济付出。通过对张謇自己所谓的冷籍难考,以及后人以讹传讹形成的所谓冷籍不能考而不得不进行冒籍的说法进行辨析,可以发现,张謇冒籍实际上是一种不合理学额分配制度所导致的个体趋利行为。重新探讨张謇冒籍这段历史公案,对于我国当下教育如何尽可能实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亦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