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崛起了一批"先锋"派小说家。他们从艺术形式入手,大胆地进行实验,对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进行颠覆,而且进入传统小说艺术形式的深层,对其赖以存在的依据--"真实性":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做了解构和反动。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的种种神圣的外衣,彻底的改变了小说艺术形式"真实性"等种种观念,使小说艺术获得一次彻底的解放。余华在先锋派作家中占据着独特的重要的位置,表现出最强的颠覆意图。在他的颠覆策略 (艺术形式 )中戏仿是一种重要的尝试。所谓戏仿,是一种文体现象,它或对某种文体形式进行夸张性模仿,或…  相似文献   

2.
当代性写作与汪曾祺的小说文体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曾祺对小说文体的认识体现了他对当代性写作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在对传统小说文体观念批判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直觉的表象的真实;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小说与其它艺术门类、中外古今文学传统及作者和读者关系;在题材、结构、人物塑造和小说语言四个方面的小说文体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蒙小说是一种生活化小说,他的小说创作,既看重"艺术直觉"、艺术联想,同时又强调生活,这是王蒙小说生成的前提,这种小说生成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他的文本形式,也促成了王蒙小说文体的多样化,从而使其小说从文本形式到精神内质都向生活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4.
为现代都市绘态画魂--再论"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不仅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名噪一时,而且也为今天的学术界留下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新感觉派"小说所展开的"有洋场气息和浓郁上海风味"的都市叙事,为中国现代都市进行了生动传神的绘态画魂,使"都市"第一次真正成为现代文学表现领域中的独立的审美对象,并由此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新感觉派"小说陌生奇异的审美风格和对文体形式的大胆创新,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鲁迅对戏剧艺术手段的借鉴.鲁迅将矛盾冲突这一戏剧性巧妙地融人人物的塑造中,大大丰富了小说自身的表现力.鲁迅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做法,更注重人物内在的戏剧性.他通过人物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人物思想逻辑的非正常性与荒谬性,人物命运的突转和讽刺性对照三个方面,充分表现出人物内在矛盾冲突的精神世界以及人物客观存在的悲剧命运,展示了人物普遍处境的戏剧性.鲁迅小说对戏剧性因素的借鉴,有效地拓展了小说在塑造人物上的表现技巧和表现功能,在艺术的表达上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市镇表象到精神传达--鲁迅乡土小说创作形象中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乡土小说的审美基调和内在的精神传达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异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模式.其中,以鲁镇为主要叙事场所的"市镇"表象构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中介.深入分析鲁镇的美学特征、鲁镇人物的内涵和鲁迅小说的审美风格,能够对鲁迅乡土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重复"是鲁迅《故事新编》的一个重要文本现象,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语词重复与段落重复。"重复"是"对位"的一种表现,它的运用使得这部小说集带有浓烈的"对话"意味。这种"对话"并不局限于小说内部意义的相互生发,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小说文本的一种结构性事实。  相似文献   

8.
上古神话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艺术形式,它孕育着文学思想与诸种文体的萌芽。我国古代各种文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因袭着神话的影响,汉代小说也不例外。神话对小说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题材内容上。神话的神异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汉代神怪故事类小说中;而神话的历史意识性特点,在汉代学史故事类小说中则表现为对历史兴亡的形象化描述。神话对小说的影响还体现在艺术表现上,无论是叙述的基本模式、夸张的表现手法、虚幻的审美追求,都无一不对汉代小说的艺术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神话是汉代小说最古老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马桥词典》在文体形式上,是对笔记小说的发扬,在文学理念上,是向古小说观念的复归。其词典外衣则为笔记小说零散无拘的形式给出了一种长篇小说文体所需要的整体构成性,从而成就了一种不同于全景式长篇小说的全息性长篇小说。这种文体形式是与这部小说对于人类文化的探讨本质联系在一起的,若采用全景长篇小说文体,作品中活跃而舒展的思想便会残废。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小说在峻急的风格之外,还有一种随风润物的舒展文字.譬如《风波》,以简洁中的从容构成其叙述美学.这一叙述美学既构成了小说的形式美感,也传达出小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风波》的叙述美学是以鲁迅深厚的文字功力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份代表性成果.该书为中国古典小说正名添价,是第一部中国小说史.它对后来学者的影响很大.但同时具反讽意味的是,这种巨大影响又束缚了鲁迅之后的中国小说史家.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客观地思考鲁迅成就的一体两面.<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与缺陷俱在,这些连同它们的意义,将在此一并给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鲁迅乡土小说文化批判的视点与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进入鲁迅乡土小说叙述的中心乃是鲁迅从文化角度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必然结果。鲁迅以“中国农民”为视点 ,通过解剖“国民性” ,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整个封建思想文化体系。他用文学的语言揭示出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症结所在 ,他的乡土小说创作在文学史与思想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美术视野中的鲁迅”研究尚嫌不够,一些专门著述多停留在资料梳理阶段,没有将鲁迅与美术的关系视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关联。本文力图从西方现代美术这一视角研究鲁迅的艺术趣味,并对鲁迅与蒙克绘画做了个案比较研究,努力勘出步入鲁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分析鲁迅小说中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人格 ,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人格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人格 ;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鲁迅小说深刻的历史感悟和社会思索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酒楼上》的核心结构是“锁闭式”的对话结构,而其整体结构又具有“开放式”特征,并对理解小说的意蕴及其在鲁迅艺术创造中的意义更加重要。它实质是鲁迅精神困境的一种艺术展开形式,充分显示了鲁迅小说构思的巨匠特征。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语言魅力,是鲁迅的人生境界在作品中的反映;是鲁迅高超的思维艺术的外在表现;是作为语言艺术家的鲁迅透彻认识和纯熟掌握语言这种物质媒介内在特质的结果。探讨鲁迅语言魅力的成因,对于今天语言艺术家的创造革新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绍兴生活了他一生的三分之一,不管他是否意识到,在他的意识深处,始终存在着一个越文化“场”。这表现在在鲁迅各种形式的作品中,不时浮现出一种“故乡情结”;鲁迅的精神气质,可用“硬”和“韧”二字概括,而这正是越文化的传统;在鲁迅的思维方式上,也显示了越文化“崇实”和强烈的批判意识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8.
鲁迅前期的翻译思想与严复多有相似,如翻译的启蒙与救亡目的、译法上的归化倾向、对读者的政治性误读以及译文语体的文言特质等。步入后期,鲁迅关于汉语文法、语义乃至文学的观念急剧转变,并几乎颠覆了其包括待译文本选择、翻译绩效、策略与语体以及翻译目的在内的全部翻译思想。鲁迅对于严复的评价前后虽较暧昧,但时间考证及鲁迅晚年的回忆表明,《论翻译》中的那番评述与其说是对于严复的“大加赞赏”,倒不如说是冷嘲热讽。  相似文献   

19.
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相同的喜剧品格,但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却体现着不尽相同的作用.鲁迅身为现代思想巨擘,在精神品格与思想境界等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超越性与先进性,因而也就具备了明敏地观察现实、透视人生的卓越思维,能够以个人的优越笔法,对社会作出超越性的看取,从而形成了幽默的行文,并内化为作者个人的标志性语体.而讽刺则被鲁迅推导至作品架构的前台,从三个矢向描述着现代社会的病态和不足,构筑成揭露黑暗的三种批判文本,并促使读者对造就病态的一切主客体原因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文章在论述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其实现实中的鲁迅也是一个“看客”,只不过他是一个“肃然不笑的看客”。鲁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看客小说”的构造之中,无论是看“看客”,还是看“自我”,都能表现出他对于一般国人和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灵魂的痛苦解剖与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