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理工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战略,是法学教育亟待回答和解决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理工院校兴办法学,应重点围绕差异化战略和特色人才培养,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建立法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方案,培养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以适应多样化的法律职业要求.作为法律人才培养主渠道的法学院系必须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以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法学教育的发展为例,研究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模式和实践成效,指出即使在理工院校,只要科学地定位培养目标、准确地把握办学思路以及在培养模式上勇于创新实践,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法学人才,办出有特色的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应首先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法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和复合知识结构为目标.以行政法学科特色为基础,结合行政法学教学实践,在研究行政法学教学改革中教学团队的构建、案例教材的创新、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模拟法庭的尝试等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具体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过程中,工科院校应该依托工科的优势,避开工科的劣势。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该校确定了"科技法务精英"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同科技实务部门的合作,进行了"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培养"和"环境法法律人才培养"分类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分析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和法律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指出在对辽宁省地方院校法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进行专项社会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地方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目标定位与职业需要不适应、不能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差异化培养、课程设计不合理且缺乏应用能力训练以及课堂组织和教学对于学生复合能力培养缺位等问题。地方院校应在厘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以创建网络化高校资源共享与教学跟踪延伸平台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定位下的差异化核心课程体系设计、兰戴尔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与课程组织方式转变和创立高校与实务部门合作培养下的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以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法学教育的属性、法学教育供给与法律职业需求的非对称性矛盾,指出法学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精英教育。法律服务的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法学教育目标的职业化与人才模式的国际化。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同质性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的特殊历史时期,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起法学本科院校亟须树立"成品"意识,及时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的要求,大力改善师资结构,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是具有复合化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型法律人才。在法学教学改革中,应采取分类指导、加强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毕业机制、融入理念教育的综合措施。优秀师资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基础,采取分类培养,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国家对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亦修正了培养法律人才的教育政策。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应当具备卓越的法律职业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但法学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堪此任。法学本科教学应当在坚持传统讲授式、案例分析式教法的同时,适当推行各种实训式教法,以所谓"组合式"教学方法完成国家培养卓越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0.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从我国目前高校法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来看,普遍存在着实践水平和能力欠缺等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只有进一步提升法学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够胜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任。法学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之间良性互动,是提升法学教师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民族地区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保证法学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科背景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科院校中举办法学专业,应该与现有的专业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与优势的专业特色与办学模式。这对于拓展专业发展空间,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广东工业大学的法学专业应该从环境、知识产权与信息网络三大类型的科技类法律专门人才的角度,去体现学校法律专门人才的特色与优势。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学制与生源等方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搞好高等学校公共法律基础课教学,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改善和加强高校公共法律课教学,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妥善处理好七个方面关系,以期使公共法律课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正加快步入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法律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如此,应对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我们还面临法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教学方式落后、育人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强化法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构建数字法学学科,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完善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机制等路径优化法律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数字化时代法律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培养德法兼修且具备数字化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而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和造就应用型人才为主 ,因此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是法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对这一问题实际重视相对不够 ,且缺乏必要的规范 ,难以达到其培养规格的要求。文章立足我国现行法学教育实际 ,根据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 ,对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必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调查,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存在的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教育现状,剖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The rise of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s legal practice will bring many challenges to legal professionals. Low-end legal profession will be replac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bring some difficulties to judicial work and legal research. Legal professionals must master various legal methods, learn to use common sense and reason in legal work, and master certain basic knowled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egal profession in the era of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refore, the law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reformed and adjust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legal talents adapted to the era of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irstly, the education of legal metho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secondly, the education of common sense and reas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legal education; finally, the educ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ould be added to the legal education to train compound legal talents.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德学兼修”的新工科人才之“德”的责任,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尤为必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通过结合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思想需求,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着手,在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展开探索,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此模式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助于探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