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概念既有着不同内涵,又有共同点和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知;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能解答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社会实践最基本的“人和”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形成“和谐文化”并指导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和谐文化”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方面特征的三个原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了突出地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大量矛盾和问题以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也决定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一脉相承,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各种“和谐导向型”改革必须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谐导向型”对公共财政改革也具有若干原则要求。“和谐财政”是“和谐导向型”改革对公共财政改革的具体体现,它通过体制和谐、政策和谐与运行和谐这三方面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着重阐述了和谐及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十一五”期间广西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及影响因素、和谐发展的重点等,并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依据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和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原理,该理论的哲学基础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层面去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法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和谐”社会与古代“和谐”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法治渗入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至少起着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法治在协调社会多元差异结构中的作用;二是法治在构建国家宪政制度和公权力结构中的和谐作用;三是法治在社会诸方面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法治在调整社会内部与外部关系和谐中的作用;五是法治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与和谐意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构建“和谐意识”,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在当前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增强十二种意识,即:差异意识、包容意识、共生意识、合作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民主意识、发展意识、稳定意识、改革意识、学习意识、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均有所见。“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可为今所用,为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和谐则是整个系统和谐的基础,我们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着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不断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和谐就意味着安定、有序、各种因素相互协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依赖于统一、明确、合理的社会规则的确立,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法治社会,法制建设是实现 "法治" 这一总要求的具体途径和基础性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法制建设的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法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等方面论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必须先行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理论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全面建小康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作用,使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无穷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改造的重点。城中村村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面临一个新的社会化断层,他们在城市生存技能方面、文化素质方面和城市心理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适问题。解决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化提升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探索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人的发展状态应是“道德经济人”,明确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方向。而培育和塑造“道德经济人”则是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明不可或缺.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提供法治保障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应着重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育并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等.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主既是一个基本目标,又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是贯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每个目标、每项内容、每个环节无不渗透着民主因素,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开了民主这个基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作为社会管理核心的行政机关能否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现行行政法的理念出发,来探询"依法行政"的含义,阐述行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最后强调要通过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各项措施,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不同,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态,社会和谐则是这种理想模态的外在表现;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社会公正,体现为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公平的关系,它以公有制为前提和制度基础,离开这一点谈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奠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从虚拟向现实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