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五四时期的研究,是海内外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课题。这是因为这一时期色彩斑澜的社会大变动,蕴含着中国社会最富有本质意义的历史性转换。而在五四时期所有的社会变动中,又以先进知识分子经历的世界观转变最为深刻。本文拟以先进知识分子世界观的群体性变化为视角,剖析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思想转变所体现的典型意义。一、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世界观的群体性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帝国,终于在近代西方文明的撞击下无可奈何地瓦解崩裂。民族衰落的负重感,促使中国社会的改革运动~浪涌一浪地向前推进,以致先进…  相似文献   

2.
“五四”价值取向是指“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先进中国人所实现的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的新选择,也就是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深刻转变。我们研究、反思“五四”价值取向,旨在揭示“...  相似文献   

3.
回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历的每一场改革或革命,几乎都可以看见知识分子的足迹,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知识分子更是占有主导地位。毛泽东评述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①本文拟就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确定.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作一初步探讨。一、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成长的环境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变动时期。知识分子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是清末废科举、…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科学中国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传统的批判和启迪国民心智过程中,科学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同时,科学在五四思想启蒙运动里不仅催促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广大中华儿女积极探讨中国社会的未来,而且扫清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想道路障碍。五四时期的一系列科学中国化运动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的探索。为进一步厘清早期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关系,有必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在批判儒学,倡导民主与科学的呐喊声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批判儒学,就不能树立人们对民主与科学的信仰,“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就不能因此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变革虽然需要新的理论的指导,但如果没有固有的文化心理基础,“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同样也难以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前,虽然已经有废科举、兴学堂之举,但儒学仍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灵魂。那个时期的青年学生和他们的师辈,在接触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前,大多受过传统儒学…  相似文献   

6.
庐隐在“五四”时期所写的婚恋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具有西方现代婚姻思想的女性。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她们沉浮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痛苦而迷茫,对婚姻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庐隐深刻地揭示出:有着现代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样浸润着传统伦理的温情,她们的心灵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两种价值观念的撕裂。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当大部分知识分子努力将"神台"上的古文推翻在地时,周作人却因为不满当时白话文的浅白与简单而出人意表地主张把古文请到白话文中,成为国语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他对五四白话的改造意见,同时隐含着他的启蒙思想,即改变普通民众的落后心理,而随着社会思想的转变,它也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逐步传播到中国,推动了三部分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准备,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自觉斗争的新时期。本文着即论述“五四”时期中国的三部分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分化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东南学术》2004,(3):158-168
本文把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作一整体和社会群体进行考察,在阐述了五四前夕知识分子特性基础上,探讨他们所结成的反对封建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并着重对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嬗变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胡适为例论证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格觉醒。具体阐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话语建构,五四文学革命的变革手段,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及其心态,着重探讨了知识分子的群体特质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通常被认为是由新文化运动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被进步知识分子宣传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对于认清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星期评论》是一个新文化运动人士的同盟刊物。这个刊物对各先进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态度表明,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现代化榜样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英美到学习俄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完成,但其表明,学习俄国,消灭资本,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现代中国,是五四时期包括国民党人士在内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是现代中国思想大解放时期。其中对妇女解放理论的探讨尤为突出。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是一大批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在妇女解放问题上模仿西方资产阶级女权思想;另一条线索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开始在中国出现。探讨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理论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民初至五四时期的“家庭革命”梁景时1民国成立后,知识界继承清末“家庭革命”的思想,继续主张改革传统的家族制度。尤其是到了五四时期,在怀疑和否定传统文学、文字、艺术、思想、伦理、国民性格、社会习俗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又开始对中国传统家...  相似文献   

15.
思想启蒙是中国艰难步入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课题。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开始自觉地担负起思想启蒙的重任,通过怀疑、叛逆、批判、呐喊唤醒民众,推动社会改造、文化革新。虽然思想启蒙之路充满了坎坷崎岖。但是,“五四”之后的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一直没有放弃启蒙信念,即使屡遭困境,思想的火焰依然不灭,体现出启蒙的坚强韧性。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时期。科学是引导这场转折的伟大旗帜之一,近代西学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的引入,新型的知识分子群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科学思潮的勃起,均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些充分说明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的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恽代英是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先进知识分子。关于恽代英在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以下简称宣师)任教的时间,多年来,在一些研究和论述恽代英的文章中,说法不一。冯拾同志的《五四时期的恽代英》一文(收集在胡华主编的《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一书中,中国青年出版社一  相似文献   

18.
试论五四时期社团繁荣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社团繁荣的时期。据粗略统计,形形色色的大小社团约有400余个。由于当时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各种学说纷纷竞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社团的繁荣正是这种形势的产物。因此,这就使当时的社团呈现出品牌繁多、思想复杂、活动方式各异的特点。五四时期的社团大多由一些志趣相投、思想接近、关心社会改造的同一地区或同一学校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组成。社团的规模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个人,大的数十人,极个别的在百人以上。他们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出版刊物,发表言论,只有少数社团组织把思想付…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留美归国知识分子群体在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创建中均有重要建树,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现代化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务实作风。  相似文献   

20.
王鸿 《社会科学》2023,(7):67-80
“组织”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从晚清延续至五四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基本定型。晚清思想界出现的“组织”观念兼具社会学和生物学的内涵,反映了彼时中国人寻求摆脱“一盘散沙”社会状态的时代关切。五四运动后,“组织”观念受到知识分子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一方面,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热议的“小组织”方案代表了自下而上进行社会改造的尝试。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对于“组织”观念的阐释被上升到理论探讨的层次,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围绕“组织”与“自由”“强权”等观念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思想论战。在这场思想论战之后,五四知识分子逐渐由理想走向现实,重新正视晚清以来中国便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历史时局。于此历史转折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观念因应和时局而迅速崛起,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组织时代”已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