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对闽中郡治及冶都冶县地望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秦闽中郡的设置及其辖属范围、闽越王无诸冶都以及西汉冶县的地望,都是东南地区古代民族历史、地理必须涉及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意见还很不一致。李祖弼同志在《闽中疆域考》一文中认为闽中郡辖属只包括今浙江南部和福建的大部份,无诸冶都最早在浙江章安,后来才迁到福州;西汉武帝以后,福建省内还设  相似文献   

2.
“章安故冶,闽越地”是闽越国曾经领有东瓯地的历史记录,而将它看成文献的错漏、或作为冶都在浙南的依据,都是对《后汉书·郡国志》的误解。自建元六年起,因东越王余善与越繇三居股的分裂,余善的割据“都城”与冶都已不再是一个地方,故以“东越王居保泉山”为据,将泉山地望作为冶都位置的旁证,完全歪曲了《汉书·朱买臣传》的原意。  相似文献   

3.
闽中疆域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三十六郡后,继续用兵匈奴、百越地区,又设置了桂林、象、南海、闽中等郡。闽中郡的设置。《史记·东越传》的记载是这样的,“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勾践之后也。……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书·高祖本纪》也提到,“无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今以为闽粤(同越)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史、汉二书都肯定闽中郡的存在,因此,后人对于秦置闽中郡问题,向无异说。可是,对于闽中郡的辖属问题,却历有争议,莫衷一是。本文就是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冶、东冶与东部候国考《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有冶县.《后汉书》郡国志章安县:“故冶,闽越地,光武更名”。郡国志又载,会稽郡有东部候国。而见《后汉书》郑弘傅传注引《谢承书》,有东部侯.东夷列传等有东冶县.由于史书记载文有错乱,学者曾经为此发表不少文章,其中尤以杨守敬《<郡国志>东冶、候官考》一文论证最详.兹就杨文提出的问题,略谈几点意见. 杨文认为,西汉有回浦,有冶县,二者并立,“是章安非冶县地甚明”.这一见识甚是.然以东汉有东冶.遂断郡国志章安县下应补东冶二字,注文应该移于东冶,从而得出光武时“更冶为东冶”的结论,却很难使人信服.因为杨文的推论,只是根据汉志有冶县,郡国志无,而在东汉又  相似文献   

5.
汉三水县考 《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载,两汉在今宁夏境内都设有安定郡,郡内都有三水县。关于三水县址,《后汉书·卢芳传》记:“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唐李贤注:“续汉志曰:三水县有左右谷,故城在今泾州安定县南”。李贤认为汉三水县故城在唐泾州安定县(今甘肃省泾河沿岸之泾川县)南乃是错的,这待下文再论,其引续汉志说三水县有“左右谷”虽是一条地理记录,却并未能指出三水县的地址。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的由来及其实质 《思想战线》今年第3期上王叔武《<南诏德化碑>作者问题答疑》(以下简称《答疑》)一文,是对我上年发表在《云南社会科学》第4、5两期上《<南诏德化碑>碑文作者为王蛮盛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的答辩。我的《质疑》文章,是在读了王叔武发表在《思想战线》1978年第2期上《(南诏德化碑>作者考》(以下简称《作者考》)之后,就其全文论证《南诏德化碑》(以下简称《德化碑》)的作者应为王蛮盛而  相似文献   

7.
周生春同志在1979年1—2期《杭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姑苏考》一文,考证了姑苏即今苏州的苏山这是正确的。但他立论的基础是训“姑”为“山”,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姑”  相似文献   

8.
汉代角抵戏初探——对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年春,我在中山大学随王季思先生学习《中国戏曲史》。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汉代角抵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解放前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图,并读到已故董每勘先生写的《说‘角抵’‘奇戏’》的专题论文以及吴曾德、周到两位同志在《郑州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的《漫谈南阳汉画像石中的  相似文献   

9.
《专业户》编辑同志:我是贵刊一名忠实读者,阅完今年第1期51页710401西安市周至县马召豆芽坊王红发的“感谢《专业户》使我走上致富路”的信件。使我想起发表于97年第3期第57页“我由一个负债汉成为富裕大户都是订《农村百事通》所得”和发表于今年《科技转让集锦》杂志第4期第20页“《科技转让集锦》帮我走上致富路”的信件内容一样,都是靠引进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4期,曾发表拙文,对罗尔纲先生于《文史》15(?)发表的《<水浒>真义考》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罗先生又在《学术月刊》1984年10期发表了《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看<水浒>著者和原本问题》一文。为此,我续撰本文,再与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书》地理志所载汉使航行至黄支国的问题,自藤田丰八和費瑯(G.Ferrand)二氏的論証以來,学者不断加以研究和討論,一九五七年韓振华氏发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紀間中国与印度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汉书地理志粤地条末段考释——》一文,概括地論述了各家的說法,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厦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五七年第二期)次年,已故岑仲勉氏撰《西汉对南洋的海道交通》一文,属稿甫毕,适見韓文,于是績撰《汉使海程的再次討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五九年第四期,又見于岑氏去世后中华书局所輯岑氏著作《中外史地考証》)。岑韩二反对于这个問題都掌握有丰富的資料,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两汉金城郡治允吾的位置,学术界有各种说法,争论较大。(一)、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允吾的位置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的湟水南岸。(二)、一九七八年《地震战线》第三期刊载的《赞张衡的地动仪》一文认为在今青海民和县。(三)、随后一九七八年《历史研究》第十期发表了王仁康同志的考证文章《东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考》认为允吾在今“大通河以东,庄浪河以西甘肃境内湟水入黄河处,即  相似文献   

13.
民族英雄张煌言蒙难南田事迹,史志早有记载.1989年《宁波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桂心仪、周冠明《张煌言蒙难事迹考》,称张氏蒙难不在南田,而在普陀之元山.笔者据多种史志、舆图再作考证,认为张煌言蒙难于南田.  相似文献   

14.
一、前记 一九七九年我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写过两篇“报告”。首篇名《关于“金文新考”的报告》(简称“报告甲”),第二篇名《夏禹婚宴青铜礼器于殷墟出土的报告》(简称“报告乙”),都已先后发表。“报告甲”于《学习与研究》发表后,曾由《新华月报》文摘版(1981年5月号)作过专题简介,“报告乙”在《湘潭大学学报》发表后,受到某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15.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27-31, 37
衢州之江汉与句容之江汉实非同一人。考衢州之江汉,字朝宗,浙江衢县人,曾任大晟府制撰官,学界所称“大晟府词人”者即此人;而句容之江汉为绍兴十二年进士,江苏句容县人,与秦桧为同乡。衢州之江汉因于政和六、七年间任密州通判时与秦桧有同僚关系,故学界误以衢州之江汉与句容之江汉为同一人。又学界常误以衢州之江汉、句容之江汉与南宋江朝宗为同一人。今考南宋名“江朝宗”者实有三人,即“括苍江朝宗”、“临海江朝宗”、“临川江朝宗”。括苍江朝宗主要生活于乾道、淳熙间,浙江丽水市人,曾任剡县主簿,吴芾、范成大均有诗送之;临海江朝宗,字平仲,浙江临海市人,嘉定十三年进士,嘉熙三年任平江府教授;临川江朝宗,名江汇,字朝宗,江西临川市人,绍兴六年左右任荆州教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汉书·赵充国传》中四望峡、落都和西部都尉府的位置问题,近几年有不少文章发表,其论点大多倾向于“四望峡”即今老鸦峡,“落都”就是现在的乐都,“西部都尉府”在临羌(今西川的镇海堡),也有人认为西部都尉府在金城(今兰州西固,下同),四望峡在今八盘峡等。 众所周知,赵充国是西汉进入河湟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弄清上述地名的所在,对研究当时汉、羌关系和了解汉代河湟地区的交通状况,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从当时汉、羌的形势,郡县设置的时间,以及《汉书》的有关注释,结合实际调查,对上述地名的位置,提  相似文献   

17.
有幸从《湘潭大学学报》1981年第一期看到韩长耕先生《佛教传入中国论考》(以下简称《论考》),颇受启发。拜读之余,觉得有关中亚和印度的一些基本史实难于苟同,特作考辨。(-)关于月氏贵霜立国和向西北印度扩张的年代问题《论考》说:“大夏国在弥兰王死后的第十七年亡于月氏(公元前93年,汉武帝太始四年),大月氏势力正式伸入西北印度,”“月氏王印最久,前后共达四百一十一年(公元前93—公元后319)”。《论考》肯定,大月氏人侵入印度西北,征服印度各小国是在公元前93年,而由此推论,月氏贵霜国的建立当然就应远在公元前93年以前了。这与史实不合。  相似文献   

18.
高亨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已四十多年。早在解放前就著有《庄子今箋》《老子正詁》《墨經校詮》和《周易古經今注》等书。解放后他一方面把旧作略加修改或只字不改地重版,一方面新編《詩經迭注》和《诗經新解》(未出版)。另外,还发表了《荀子新箋》《周代大武“乐”的考釋》和《周代地租制度考》等文章。显然,这些著作和文章都不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胡兆铮在第9期《浙江文艺》发表小说《心脏位置不正的人》、在第10期《西湖》发表诗歌《新牛郎织女图》、在第12期《东海》发表小说《会诊》。据市文联原主席刘文起说,这是"文革"后温州市最早发表在省级刊物的小说和诗歌。而这,距离胡兆铮以"先春"为笔名,发表在1957年3月27日《温州日报》上的通讯《温州图章盒畅各省》已整整21年了。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86年第2期,曾发表了浙江绍兴师专鲁迅研究室主任谢德铣副教授所撰《鲁迅致胡今虚信三封简述》一文,受到学术界特别是鲁迅研究界的重视和关注。鲁迅致胡今虚信共有六封,现将其余三封信的简述继续发表于下,以飨读者。本文标题中的“信六封”,是包括前文已简述的三封在内的累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