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一方面批判利维斯民粹主义的精英文化观,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总体性批判,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历史批判和哲学批判中提炼出“文化”这一为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所隐而未言的实在,把它作为重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即强调“文化是物质生产形式”,突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模式以及正统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局限,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产和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关系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然而,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终的决定作用的理论,有人却恣意地理解为"经济唯物主义",即认为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唯一决定因素的所谓"唯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对"经济唯物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最终的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不是唯一决定因素,"经济唯物主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和捏造。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为研究主旨的自然决定论,其历史形态经历了从古代朴素自然决定论、中世纪神学自然决定论、近代机械自然决定论、德国古典理性自然决定论向唯物主义辩证自然决定论的历史演进。依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对自然决定论历史形态交替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动态把握,进而着重就唯物主义辩证自然决定论的理论基石、逻辑前提以及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层诠释  相似文献   

4.
商逾 《文史哲》2003,40(3):104-109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依次经历了从理性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到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三个理论形态的演进和深化的过程。从大学时代的法哲学研究到《莱茵报》时期 ,是马克思的理性历史决定论的形成时期。从《莱茵报》到《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是马克思的人性历史决定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时期 ,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思想史上,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极其古老的思想倾向,曾经有过“命运决定论”、“神学目的论”、“机械决定论”、“社会进化论”等不同的理论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理论体系,和其它理论形态的历史决定论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指出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1)社会生产力(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社会物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方法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 184 5年所发生的历史观的变化必须从立场和方法这两个方面来加以确认。从立场上来说 ,发生了从历史的整体立场到发生学立场的转变 ;而从与此相关的逻辑上来讲 ,人类历史发展中人的发展的主体逻辑也彻底地被人们物质生活的关系逻辑所代替。同时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虽是一种历史决定论 ,但这种历史决定论并不是历史目的论。为了研究与表达历史 ,马克思发展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方法 ,即抽象与综合的具体统一、区分历史差别以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海江 《理论界》2023,(11):1-8
费尔巴哈在其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国家看作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能力上相互补充的产物,仍然停留在唯心史观的领地之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观的过程中通过“有差别的活动”这一命题而把国家看作人与人之间在利益与活动中相互补足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史观的命题,发现了形式和物质两个不同层次的国家及其两者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这一命题不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而是在改造费尔巴哈国家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哲学原则。马克思随后通过对市民社会之物质生产劳动的深入研究,把实践活动作为能动的原则从社会历史领域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第一次建立了一种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荀况是否有唯物主义?如果有唯物主义,应该如何理解?早在十多年前,有人作了这样分析:“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天人之分提到哲学的高度”。“这就把自然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的界限严格划分开来。这样划分的一个主要涵义就是承认自然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物质和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社会、精神和主观世界是第二位的。荀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贡献给人类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唯物主义受到直接的挑战,遭到来自两方面的歪曲。一方面,以保尔·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作“经济唯物主义”、“技术经济史观”,把承认历史必然性同机械决定论、社会宿命论混为一谈,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只承认经济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否认一切观念和人的力量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仅从生产方式看待社会历史的变迁不够全面,需要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并体现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化同实践一样构成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化不仅是结果更体现为人的自由本性的创造。当把化等同于实践时,唯物史观就得到了一种新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变迁也就是化的变迁,新时期的化哲学也就是一种化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即主张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比如人的个体发育一样,具有自然进化的且不可逾越其中任何自然阶段的性质。导致波普反对历史决定论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历史决定论做了机械论的理解;把违背历史决定论的暂时的、虚假的社会现象当作真实的既定的历史前提;把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确成分和错误成分混为一体,不加甄别。由此,导致了对历史决定论的错误批评。  相似文献   

12.
论李大钊对社会历史领域中心物之辩的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物之辩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五四”前后,伴随着从进化论向唯物史观的转变,李大钊提出"人类文化的经验说明”的原理,主张从社会存在中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用经济基础的变迁说明社会的变革,一方面坚持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解释历史进步,另一方面又承认历史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既克服了历史进化论对心物之辩的唯心主义回答,又与经济决定论等庸俗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标志着中国近代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心物之辩上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多把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的历史观视为历史唯心主义,而对其学说中客观存在着的科学史观的萌芽因素则不予承认。人们多注重对这些思想家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念的批判,而忽视了对他们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土地所有制关系去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的科学史观的萌芽形态的阐释,肯定其思想在科学史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客观的,必然的、有规律可循的,还是主观的、偶然的、无规律可循的?凡是主张历史运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就属于历史决定论;反之,则属于历史非决定论或反历史决定论。唯物史观是主张历史决定论的。困难不在于它与历史非决定论的区分,而在于它与形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是以他的实践论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把这种见解名之为“实践核心论” ,并把它同拒斥唯物主义的“实践人本主义”混为一谈 ,这是不恰当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批判和克服了“一般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超越物质本体论而达到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实践论。不能无视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进程。把他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说成是把精神本体论颠倒物质本体论 ,正是由这种“无视”而产生的。物质本体论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建构者 ,利用了唯物史观的思想资料 ,借助于恩格斯在特殊语境中所写著作的结构 ,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从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中排除出去 ,造成了极大的逻辑矛盾。在马克思哲学中 ,新唯物主义与实践论是直接同一的。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是马克思的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新唯物主义 ,而不是物质本体论的一般唯物主义。想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说成是一般唯物主义 ,想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效性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正确性 ,由此而否定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 ,这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问题、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演化图式及其能否超越等问题的讨论,历史决定论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这一抽象的哲学问题又因苏联和东欧的政局变化而成为当代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垄断资产阶级的御用文人弹冠相庆,纷纷著书立说,宣告共产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历史决定论的破产,这些指责比波普早就提出过的那些论点在理论上没有丝毫的进展。因此,要论述历史决定论,特别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就必须回答波普对它…  相似文献   

17.
历史决定论和科技决定论孙显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向历史决定论提出了新的理论课题,要求我们把科学技术决定论看作历史决定论的重要内容。从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出有充分根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波普尔把马克思说成是社会预言家,视马克思为历史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法西斯主义。对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思想作一个深入的解读,指出其对唯物史观错误解读的原因,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唯物史观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文章中通过解读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的思想总结出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错误解读的原因,主要是波普尔不能辩证的理解唯物史观和脱离实践的解读唯物史观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林剑 《学术研究》2015,(3):1-8,159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究竟存不存在历史规律,这历来是哲学历史观中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是承认历史规律的。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历史规律诉诸神学的与唯物主义的理解,唯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规律问题上既坚持历史的决定论,同时又赋予历史规律以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人的社会、社会历史、社会历史规律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因而对社会历史规律也应赋予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之所以是有规律的,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规律的。社会历史规律虽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创造与改变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一旦形成也具有客观性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社会历史规律的展开表现为历史进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之所以表现为不断进步,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实践能力与水平是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规律是有客观性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取消与改变规律,但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历史规律可以充分利用规律积极的方面,减轻历史负效应对人们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位一体”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唯物主义哲学,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精神与物质关系主要理解为本体与属性的关系,二是将其理解为实践关系。前者只能得到自然唯物主义,而后者则必然地得到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作为内部地颠倒黑格尔哲学的突破口,由此,必然把整个世界历史理解为“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必然内在地导致物质本体论、认识—改造论与历史观的“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人的批判性与建设性实践活动和人在实践中的发展,是贯通整个体系的主线。由此而导致一系列极其深刻、丰富而“管用”的理论结果,构成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