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萨特认为辩证法是由人创造的,根源于人的实践,人作为"自为"的存在是否定与超越的存在,人的意向性活动"构造"了外部的"自在"存在,因此才有辩证的总体化和辩证的可理解性,自然界不存在"总体化"运动,因而根本不存在自然辩证法。本文主要通过《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所提出的基本观点,进而对萨特的"人学辩证法"进行探究,从萨特的观点中找到有价值的思想,也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让·保罗·萨特是当代最有影响最卓越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他把人的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自由当作他哲学的重要内容,并努力把它付诸于实践,终生致力于人类的自由、和平、民主和进步事业……。但是,萨特哲学如同他本人一样,常常引起人们的争议;许  相似文献   

3.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及其体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保罗·萨特(1905—1980)始终处在存在主义的浪尖上,关切地阐述着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之迷,从而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性人物。萨特在近半个世纪的思想历程中所形成的哲学体系始终贯穿着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特别地将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作为中心论题加以展开,进而探索人生的孤独、烦恼等各种论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萨特的哲学观极其在文学作品、个人实践等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萨特的哲学可以概括为人学.尽管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从而在本体论意义上认定人是自由的,但是,萨特哲学的内在逻辑则是从人的关系世界展开的,即仍然没有离开"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上,以人为基点的关系世界的辩证法是萨特哲学的精髓,也是理解萨特哲学的根本点.由此出发,能更深刻地阐释萨特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总体性与总体化、实践观以及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同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安·兰德与萨特的哲学思想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可比性。如两者都强调个人意志、生命意志以及自由意志等。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兰德强调“客观”的客观主义哲学与萨特强调“主观”的存在主义哲学在具体哲学观念上有很大的分歧。具体表现为,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前者强调存在的实体性,意识(理性)反映存在的被动性,后者强调存在的自在性和自为性,以及意识作为自为存在的主动性;前者强调自由的理性本质、绝对性以及目的性,后者强调自由的非本质性、处境以及非目的性;前者强调自我与他人的无冲突论、人只对自己负责,后者强调人总是处于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不光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还要对他人的选择负责。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萨特《存在与虚无》的时候,多数学者关注的是他本体论的两种存在观及其自由学说,而对他的人的实在论思想却缺乏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萨特的人的实在论思想作一总体性的概括,以期勾勒出他的人学思想内容的全貌.这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萨特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有益的.一、关于虚无。焦虑、自由.人的虚无是萨特的人的实在理论的基石.在他看来,人的实在是自为的存在,像自为的意识那样,是一种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的存在.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给我们描述了自在和自为两种不同领域的存在.自在存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抽象劳动的能动性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出发,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构成了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萨特的自由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把人的自由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认为自由是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而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与物相为自由的存在的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又与责任密切相联。萨特的自由观最大的不足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自由,这使其自由观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9.
萨特提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贯彻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萨特是在对人的自由、行动、责任、价值的理解中来定义存在主义的.一方面,他将人的气质、性格等等可能影响意志而不受意志控制的内在因素都排除在道德评价之外;另一方面又以人的意志绝对自由而拒绝承认任何外在因素对"承担责任"的影响.这使他既在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之间进退失据,也没有为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萨特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深层次的悖论与困境,其价值仅仅在于对道德实践主体的彰显,但从根底上缺乏对具体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一柄双刃剑──萨特自由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和伦理学意义评析王雯妹自由是萨特哲学体系的核心问题。在萨特哲学中,自由既有本体论基础,又有伦理学意义。在现象学本体论中,人的自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意识(自为)与存在(自在)的关系问题。而由于意识的否定性,即...  相似文献   

11.
阿尔贝·卡缨认为:“文学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这种看法完全适合于思想家让—保尔·萨特。萨特1974年8—9月在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最后一次谈话中说:“我要在提出我对世界的看法的同时,让我的文学作品或随笔中的人物,按照这种观点生活,我是在给我的同代人描述这种观点的。”可见,文学是萨特用来宣传自已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工具。1975年,米雪尔·贡塔问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政治和哲学。”事实上,文学不仅是萨特参加当代社会政治斗争的武器,也是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媒介,萨特毕生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波伏瓦在她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他既喜欢司汤达,又喜欢斯宾诺莎,他拒绝把哲学同文学割裂开来。”(《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子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12.
在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剧作《玻璃动物园》中,女主人公劳拉在剧终没有收获圆满的爱情,由此为她的命运蒙上了悲剧性的面纱。威廉斯曾在他的自传中表露出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深深地着迷,基于萨特对三个哲学概念——自欺、处境、自由的定义,探讨劳拉人物命运的存在主义特征,以此来重审劳拉的命运,从理论上对思考她在全剧中成长历程的完满性、人物命运的喜剧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形而上学本体论、自由选择行动伦理学、人学辩证法.本体论描述人的形而上学存在结构,伦理学阐释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人学辩证法则为人的存在提供方法论.这三部分都以人为主题,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体系,其宗旨是肯定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最后解放人.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萨特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学”、“人道主义”,并极力推崇和广为传播.但是,萨特的理论是非科学的,实践上是行不通的,由于他把人孤立化和抽象化,不从人的现实存在来考察人,不将人的问题的解决同社会所有制联系起来,他的理论只能是空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研究了萨特的"无"的思想,指出了"无"与萨特的自由理论的联系,认为"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有(存在)是先于无的,但这种有要"无"去化之才有意义,而人又在不稳定的无中又追求着有,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正因人本是无,人才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略论休谟哲学的人学转向@黄振定本文结合评析西方学者关于休谟人学思想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对休谟《人性论》中的人学主题作了系统考察。首先,考察了休谟的“以情感道德为人性立本”思想的提出、基本内容及其在西方人学思想发展中的意义;其次,剖析了休谟“‘彻...  相似文献   

16.
试论欧洲近代哲学中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人学思想的发展分为感性人学和理性人学两条基本发展路径。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和社会的关系、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生活目的、人的自由等方面,感性人学和理性人学具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萨特在发表《辩证理性批判》时,其哲学思想确有新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萨特并没有放弃其在《存在与虚无》中所提出的“人”的问题的基本观点,他一心想用存在主义的“人学”观“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存在主义的个人自由理论来“医治”马克思主义的“弊病”;用以“个人实践”为基础的“人学辩证法”代替唯物辩证法;用“历史人学”代替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解决,仍然植根于它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因此并未超出唯心主义的窠臼。  相似文献   

18.
他律·自律·自为─—论人把握自身命运的历程张曙光人是自觉地为自身存在着的存在物;人最关心的是人自身。因而,对人自身命运的求索,便构成了中外思想史的最重要最基本课题。所谓“命”与“力”的关系问题,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探讨的人自身命运的课题。由于中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19.
自欺与自由——萨特哲学对人的存在的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欺是萨特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指出了自欺与说谎的区别,探讨了自欺的一般结构。萨特哲学讨论自欺,意在阐明人的存在结构,揭示人是自由的以及这个自由的特性。自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存在状态,源于人是自由的,但人又恐惧和逃避自由。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实践人学的理论起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学思想;马克思实践人学的起点是自我意识哲学,推动原则是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而其哲学立足点是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马克思实践人学实现了对传统人学的思想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