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宪制经济学     
宪制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约束经济运行的宪法环境,从更根本的层次上强调个人经济自由,推崇自由放任思想。该学派的代表们认为,宪法秩序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内生变量,现实经济问题根源不在于经济政策的失误,而在于约束政策选择的政治过程的不当,即政府未受到有效的宪法制约,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他们主张,应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改革宪法,完善宪法对政策的制约,让经济运行建立在明晰产权和自愿交换的基础上和宪制秩序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几乎所有古典经济学家都有关于环境约束的论述,而新古典经济学在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都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环境约束问题,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才重新找回了这个重要的命题。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环境成本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IS-LM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AS模型和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基于这些理论模型归纳出不同的环境政策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港独"势力对"一国两制"的否定,是当前香港宪制秩序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宣誓辱国事件为契机,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主动解释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确认和发展了主动释法的程序惯例,巩固了人大释法的地位、范围和效力。第五次人大释法通过明确宣誓就职的法定形式、内容和效力,实质上申明了"一国两制"是香港宪制秩序的基石,"高度自治"的前提是承认"一国"的根本地位。本次释法加强了中央政府在特区自治中的主导性,体现了人大释法机制在消除基本法理解的分歧、化解香港政治运行的困局、塑造中央与特区的和谐关系、引导香港宪制秩序发展方向上的作用,凸显了人大释法在维护和塑造香港宪制秩序中的重要性。特区法院高度尊重该解释,勇于承担维护"一国两制"的宪法使命,实现了人大释法权与香港司法权的良性互动,预示着"一国两制"的未来发展将获得香港人民更加广泛的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一国两制"政策之下,宪法在香港实施不能直接照搬内地模式的问题,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作为"宪法性特别法"的基本法,使二者共同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如此,香港便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宪制结构。复合式宪制结构固然降低了香港的回归成本,然而进入日常政治阶段后,这一宪制结构所蕴含的"离心"特性也同时提升了香港的管治成本。在此背景下,基本法透过司法审查实践不断呈现出的"宪法化"趋势,更是进一步激活了上述"离心性"基因,致使香港宪制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避免"离心效应"所诱发的政治实践破坏"一国两制"存续的前提,有必要探索相应法律路径,使"作为宪制基础的宪法"能够真实地嵌入到香港宪制结构之中,并通过与基本法的良性互动,实现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转轨。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界对于处在初级阶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主体——企业行为的分析中,往往对于一个带有根本性约束条件重视不够,即我国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行为,受到了我国“资源约束”即运行紧环境的制约。而这种经济运行的紧环境,不仅今后在较长时期内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必然对我国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紧环境的实际状况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推进改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宪法治理经历了从根据地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宪法,新中国成立初期移植苏联宪制模式及本土化探索,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新局面。百年宪法治理历程曲折蹒跚,终坚定向前,经验值得弘扬。宪法治理模式的移植当慎重,宪法的权威应维护,加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制创新,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正> 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新秩序是相对于旧秩序而言的。我们过去搞产品经济,有一套适应产品经济运行的旧观念、旧体制、旧秩序;今天,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同样要建设一个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体制、新秩序。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改造、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应该包括:商的观念、商的行为规范、商的市场环境和商的约束机制建立和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党的十三大关于逐步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开阔了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的视野。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法律日益成为强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人们或通过适应性的政策法律措施为经济运行系统提供适宜环境;或通过干预性政策法律措施为经济运行添加某种外力,使其达到人们理想的变异。两种政策法律手段的同时或交替使用,即可完成对经济运行的控制包括对经济开发过程的控制。所以,经济开发战略是目标与手段(政策法律措施)的统一体,要实现我国西部开发的目标,必然伴随法律过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其理论框架以生态与经济的相分离为特征,将自然界作为一个不变因素。体现现代生态文明时代经济运行规律的可持续性经济学的最佳选择是对传统的现有主流经济学进行一场生态经济革命,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宪法司法中的前卫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余年来 ,在司法实践中 ,出现了人民法院以宪法为依据 ,处理具体案件的现象 ,从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要求和长远的目标看 ,宪法的司法适用是维持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发展、推动依法治国的良好路径。但相对于世界宪政实践和我国当前宪制而言 ,我国宪法司法或豪迈地超越了世界各国的宪政经验 ,或大胆地偏离了我国宪制的原则和规范基础 ,在启动机制、受案范围、适用方式、适用效力诸方面 ,表现出浓厚的前卫意识。这潜藏着断送宪法司法前景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①广义的制度包括宪法秩序、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与制度安排;前二者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易变动,被称为制度创新的外因。狭义...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关系基础上的经济形态,人们之间的信用关系影响和制约市场交易的形成和发展.信用是市场要素中的一种社会资本,市场交易特别依赖信用机制、交易规则和市场秩序.信用关系和信用机制以其特定而独到的功能表现出强大的调节经济运行秩序的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0余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人民法院以宪法为依据,处理具体案件的现象,从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要求和长远的目标看,宪法的司法适用是维持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发展,推动依法治国的良好路径,但相对于世界宪政实践和我国当前宪制而言,我国宪法司法或豪迈地超越了世界各国的宪政经验,或大胆地偏离了我国宪制的原则和规范基础,在启动机制,受案范围,适用方式,适用效力诸方面,表现出了的前卫意识,这潜藏着断送宪法司法前景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内容及表现形式,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其主要成因在于会计信息自身的外部性、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惩处机制、科学的契约约束及激励机制、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来根本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针对当前经济-能源-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所表现出的复杂性特征,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角度进行重新认识,重点阐述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在经济-能源-环境建模过程需关注的交互作用和涌现、自适应学习机制、分叉与突变等重要主体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在经济-能源-环境建模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6.
论宪法诉讼的目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诉讼的目的,是宪法诉讼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对宪法诉讼机制性质的认识而为诉讼活动之展开预先设定的目标。宪法诉讼制度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解决宪法冲突(通过解决宪法冲突维护宪法秩序);二是保护宪法权利。制约宪法诉讼目的的主要因素包括:立法者对宪法冲突被进行司法性评价的容忍度和宪法裁判法官们对自身使命的认知;宪法诉讼目的的实现方式;宪法私法适用的程度、方式。确立宪法诉讼目的应予考量的价值要素包括秩序、法治和自由。  相似文献   

17.
在转型期的中国,政策化和教条化两大趋向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日渐萧条的困窘,无法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和成长给予理性解释和科学指导。解除困窘的办法或者说是出路,就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去政治化,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深层次的进入式的本土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在日本经历了大致三个不同的阶段:战前,战后至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至今。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有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性,对其研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日本国内政策环境的制约;同时,作为一个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有着独特见解的经济学流派,其可被接受的程度又是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20.
苏联宪法文化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影响中国,历经十月革命后国共“以俄为师”的发端时期、革命根据地“仿行苏宪”的奠基时期、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一边倒”背景下取法苏联宪制模式的高潮时期,以及中苏关系恶化至改革开放后对苏联宪法文化的背离与延续四个时期。苏联宪法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涉及宪法理论的传播和宪法制度的移植等方方面面。苏联宪法文化影响中国的过程实则是中国对苏联宪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移植,由片面认同到创造性转换的历史过程,“拿来主义”与“实用主义”并存,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