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兄弟民族,现有人口420多万,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北、广东等省区。其中,黔东南和湘西为“大本营”,历史上有“千里苗疆”之称。苗族地区在经济上的重大特点之一,是桐油和杉木生产非常发达。自古以来,桐油和杉木的经营对苗族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苗族是一个散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的苗族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苗族有“坐茶棚”的风俗习惯,本文拟就其渊源、功能及对它应有的取舍态度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庆伟 《中国民族博览》2020,(3):133-135,153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的体现——民族服饰,体现了该民族的生活面貌。本文基于中国民间设计艺术的价值取向审视苗族服饰纹样,对中国苗族聚集区的苗族服饰图案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合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文化积累及生活面貌,对苗族独特文化内涵在苗族服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明朝统治的二百七十余年间,苗族人民曾爆发过大小数十次起义和反抗斗争。从其发生的地区范围看,大多集中在当时湖广行省西部和贵州东北部,以腊尔山为中心的“苗疆”。《明史·张岳传》载:“湖贵间有山曰蜡尔(即腊尔),诸苗居之,东属镇溪千户所、筸子坪长官司,隶湖广,西属铜仁、平头二长官司,隶贵州,北接四川酉  相似文献   

7.
清代中期改土归流、开辟苗疆,对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纠纷解决机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一纠纷解决机制变迁的诱因及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4月下旬,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在湖南省凤凰县考察该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发现了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苗疆边墙。考察组成员之一,国家文物局万里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经过初步考证,称其为中国南部长城。苗疆边墙位于湘黔边区,南起凤凰与贵州铜仁接界处的亭子关,贯穿凤凰县南北,延至保靖县的喜鹊营,全长三百八十余里。边墙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耗银四万多两。湘西武陵山区,是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的一块较大的相对稳定的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因以腊尔山脉为中心,故又称“腊尔山苗”。苗族…  相似文献   

9.
《百苗图》——苗族的历史画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是古老的,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百”是概数,含多之意,并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画图,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百苗图》形象再现了苗族支系繁多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在古代受压深重,迁徙频繁,分布面广,支系繁杂,发展极不  相似文献   

10.
王君  马静 《民族论坛》2012,(10):19-20
<正>2012年4月21日,"古苗疆走廊"与贵州文化建设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论坛由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陶渝苏院长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南大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民族论坛》杂志以及贵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及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论坛,大家就"古苗疆走廊"与贵州文化建设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苗族的人类学研究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成果蔚为大观.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做了简略的概述及评价:一、早期西方冒险家、传教士对苗地和苗族各支系的一般描述阶段;二、二十世纪初期--中期,西方学者和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学者对一些苗族地区进行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三、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进行的早期调查研究活动;四、上世纪中期--迄今,国内外苗族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罗庆康 《民族研究》2001,(1):104-105
最近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伍新福的新著、近 5 0万字的《苗族文化史》。此系作者在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 ,继《苗族史》、《中国苗族通史》等专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各方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史阐述 ,自成体…  相似文献   

13.
<正>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古代社会经历了漫长的里程。由于苗族历史上受压最深,迁徒频繁,因而支系复杂,风俗殊异,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步苗族源于历史上“武陵五溪蛮”的南部一支,即活动于雄溪(今巫水)流域的“雄溪蛮”,处于千里苗疆的东部  相似文献   

14.
吴晓 《民族论坛》2006,(8):42-43
枫树是湘西苗族的主要崇拜物之一,从生活起居到精神理念都形成了一系列枫树崇拜的仪式性习俗。这些习俗源自本民族的发展诗史《苗族古歌》,是围绕《苗族古歌》所积淀的文化场,所延展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5.
<正>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数千年中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及其某些特有的历史遭遇和生活环境,使苗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同时也就决定了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基本特点。对此,我在《苗族史》的《绪论》中曾概括为五个方面。本文拟就中二点进一步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刘莲玉 《民族论坛》2008,(10):18-19
<正>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生活在湘西地区崇山峻岭中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和民族风情。如,祭祖仪式类的土家族社巴日、毛古斯、梯玛跳神、苗族椎牛、苗族椎猪、接龙跳香;舞蹈类的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侗族多耶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20日至22日 ,由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的专家考察组在湖南省凤凰县考察该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 ,发现了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苗疆边墙。国家文物局万里长城研究专家、77岁高龄的罗哲文先生将之称为中国南部长城。苗疆边墙位于湘黔边区 ,南起凤凰与贵州铜仁接界处的亭子关 ,贯穿凤凰县南北 ,延至保靖县的喜鹊营 ,全长380余里。边墙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耗银四万多两。湘西武陵山和今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区 ,是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的一块较大的相对稳定的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因以腊尔山脉为中…  相似文献   

18.
龙圣 《民族论坛》2010,(8):44-45
白帝天王神判在清初湘西苗疆改土归流后长期存在并延续到民国,成为该地区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着重从民间根基深厚、国家司法体制缺位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天王神判在湘西苗疆为何能长期延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何谓苗族文学,文艺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指反映苗族生活、表达苗族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有的则专指由苗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论及的苗族文学是后者,而且仅限于广西当代的苗作者作品.(一)与前几年相比,广西苗族当代文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广西苗族作者中,辈份最高,起步最早的是梁彬同志,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评论和民间传说故事.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和《苗族风俗趣谈》.南丹县的龙  相似文献   

20.
得读《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所载谢国桢先生《简介明万历刻本重修〈贵州通志〉》一文。由于此文立意介绍万历《贵州通志》这部“宇内孤本罕见之书”;并摘录了其中一段有关贵州苗族、彝族、仡佬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历史资料;又以著名历史人物奢香的事迹为例,述说了“我国西南兄弟民族与汉族人民,同心协力,修建由蜀入黔道路”,共同发展祖国的经济、缔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史实。因此,读后颇受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