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68-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我国金融业尽管分业监管制度已经建立,但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完善和改革。当前金融监管的缺陷在于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宏观审慎框架不完善、分业监管模式的内在缺陷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不足。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经验,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平衡创新与监管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庆社会科学》2014,(2):124-124
正刘超、陈彦撰文指出,协同是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最佳路径。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加强金融监管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的重心。虽然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方式已经形成,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需要建立适应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金融监督协调组织体系。但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是有成本的,为了追求既定监管收益下的监管成本最小化,监管机构必然寻求最能节约监管成本的监管方式。金融监管系统作为金融系统的子系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总结此次危机的形成、发展机理并分析当前的金融监管现状可以发现:美国当前的金融监管机制是非稳定的,存在着"金融创新一监管一再创新"的循环.世界各国对此都建立了适合本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避免重蹈美国覆辙,我国应该从建立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的最优和次优均衡、加强金融监管的创新、建立适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监管者激励约束机制、加快金融监管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金融监管改进.  相似文献   

4.
过于激进的金融创新是此次次贷危机爆发、传导、扩大的重要动因。分析各国危机前后的金融监管法制状况,可以看出,金融创新时代的金融监管法制具有以下几个变革趋向:采取《金融服务法》等统一立法对金融商品进行横向规制;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从规则导向监管到原则导向监管;由经营者主权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遵循司法和金融规律及国情,要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提升金融司法层次水平,加强金融司法改革力度,健全常态有效沟通机制,以完善金融司法监管依据,提升金融司法监管质效,发挥金融监管合力,实现金融司法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秉持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服务理念,基于金融稳定、金融发展、金融消费者保护三大金融监管目标体系论证选取了16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公因子得分和赋权加总,构建了涵盖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金融领域的金融监管综合指数,分别在空间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对全球范围内64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指数进行了国际实证比较。结果表明,金融监管指数分析很好地拟合了全球与各国的金融监管状况和趋势,揭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结构特征和整体表现,为金融监管整体评价和监管主体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制分业监管体系已不适应国内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应在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的前提下,实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变革,宜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不改变“一行三会”制监管结构的前提下,尽快确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第二步,作为过渡,微调现有监管框架,在“一行三会”之上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实行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为多元化监管向一元化监管、功能性监管向目标式监管过渡做铺垫;第三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施基于目标的综合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8.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历时两年制定出台了《美国金融稳定改革法案》,其内容大致分为8个方面: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创立金融研究办公室,扩大美联储新的权限,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投资者顾问委员会和投资者保护办公室,重新调整银行监管机构,强化金融衍生品监管,建立破产机构接管和破产制度,对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进行管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建立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在金融监管中注重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三是采取"沃尔克"规则限制银行规模和业务;四是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对金融的监管张猛金融系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金融业的发展对各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稳定起着关键作用。金融自由化、市场化和政府加强监管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探讨加强监管的措施,是各国金融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就是政府放松对本...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刍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明确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及市场退出等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的活动。换言之,就是将金融机构及其一切活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促进其稳健经营。金融监管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及规制金融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最基本的含义旨在维护金融机构安全及稳健经营,从而在整体上确保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但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情况不同,因而体现在各国中央银行法或银行法中的监管目标也不尽相同。如《美国联邦储备法》开宗明义第1条就…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经营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业主要经营模式的今天,为了克服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的监管缺位和多重监管等弊端,以及更好地降低系统性风险,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适应金融业综合发展的统合监管体制.短期方案(1-3年)维持现有的基本监管框架,新成立法定的牵头监管机构--国家金融监管委员会,统一协调监管职能.中长期方案(3-10年)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并入国家金融委员会,使之成为实质上的统合监管机构.同时设立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促使国家金融监管委员会认真依法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甚至整个金融业的法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世界金融监管的历史,一国金融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变化无不与该国经济、金融环境变革有关。每一次经济危机、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都会暴露原有金融监管制度的漏洞,由此带来金融监管的变革。本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打破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神话,表明市场失灵,由此预示国家于预时代的到来,在金融领域则表现为世界金融监管历史的开始,从此各国纷纷加强对本国金融业的严密监管。如美国1933年国会通过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就从法律上明确了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英国虽然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而建立了综合银行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的事实,要在这样的区域内寻求金融调整与优化的高效进行就必须要克服这一非均衡性.而这种非均衡性的克服要依靠区域内各国进行金融合作.根据广义梯度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将泛北部湾经济区各成员国划分为高梯度、中梯度和低梯度国家三个层次.泛北部湾经济区金融结构的优化,应该明确区域金融合作目标与各国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的供给领先需求跟随型金融结构的短期目标,建立市场主导的需求领先供给跟随型金融结构的中期目标,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合作保障促进体系的长期目标.应建立健全金融产业协调机制,协调金融产业发展;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协调机制,协调金融市场发展;建立区域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确保区域内金融安全、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金融活动已经打破传统的"疆域"概念,然而金融监管的国别化却不能与全球化的金融活动相适应。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位和错位、国际金融全方位监管标准的缺失导致监管豁免、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顺周期性等问题在本次危机下暴露无遗。在"稳健"和"效率"存在冲突、国际金融制度改革步履维艰、国际监管竞争和监督合作博弈的约束下,国际社会在改变监管规则的顺周期性、扩大监管范围、加强信息公开与分享,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体系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应以G20和金融稳定委员会重要成员的身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以增强东亚区域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管机构置于中央银行之外的混业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一种国际趋势。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不会削弱金融监管,WTO下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将由分业监管逐步向混业监管演进,着力于提高效率的内控式监管和自律式监管方式也将加强,并逐步实现从直接监管方式向间接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金融高水平开放是中国特色开放型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是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全方位、多层次提高金融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服务于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以金融资源要素的流动与合作搭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和桥梁;遵从经济规律,以金融开放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加强风险意识,健全系统化、贯通性的金融监管制度体系,实现金融监管的高效运行与质量提升。只有明晰、落实新时代金融开放的重大原则,才能在保障本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全球经济共荣共享。  相似文献   

17.
金融监管的效果可以由金融产品向量和金融监管向量的点积的期望值表示,由此可以构建一个解释金融监管漏洞产生机制的模型,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利用这种漏洞进行套利,因此可用囚徒困境的套利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失灵的演化机制。改进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与质量的措施建议:从原则上做好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平衡;引导金融创新和地下金融的发展;提高监管效率和强调金融机构自我监管。  相似文献   

18.
许凌艳 《社会科学》2008,38(1):85-92
金融衍生产品和混业经营的发展对以金融组织机构性质为标准而形成的传统金融监管模式提出挑战.旨在有效解决金融业混业经营格局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依功能性监管规则而形成的统一金融监管模式及制定资本市场统合法的金融法改革方兴未艾.我国应积极应对"金融监管现代化"的全球趋势,尽快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和谐生态的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上,建立和完善牵头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理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  钱华 《人文杂志》2006,(5):56-62
本文立足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给滞后于需求的失衡现状,通过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从多国视角揭示了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等方面差异造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原因。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应基于国家利益建立分层次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机制;统一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合作,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现代化:英美法系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讨英美法系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的相关体制改革提供参考。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大致归纳为三类:即美国的"多头监管"模式、英国的"统一监管"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头监管"模式。我国在短期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在保持现行分业监管的格局下,加强监管协调机制;在中长期,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最终采取集中监管模式,特别是澳大利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