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母亲是勤劳的蜜蜂,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母亲是一首不朽的歌,简单的音符谱写出忙碌的篇章;母亲是万物成长的源泉,无尽的力量改写掉平凡的命运。啊,我爱你,母亲!啊,我爱你,母亲$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沃得诗社@刘珍~~  相似文献   

2.
丁玲的<母亲>以一个弱女子成长为自主、独立、主体的女性过程,揭示了女性在生存的关键时刻,扼住命运的咽喉,挖掘生命的潜力,从而超越生命;启示女性只有以主体的姿态,自我把握,敢于承当,才能实现人生命运的转换."母亲"具有的"男女平等"的性别信念及其具体作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觉醒了的中国现代女性卓越的性别自觉,更为新时期女性走向自我的全面解放提供了行为借鉴和全新的精神力量."母亲"对"女儿"成长的巨大影响启示女性尤其是母亲应以自己自强独立开放的人格素质影响下一代,同时丁玲母女之间的这种"朋友"与"知己"关系更是新时期"母女"关系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09,(9):59-59
希望、失望和绝望儿子问母亲:"妈,希望是什么样子?"母亲回答:"你爸买了彩票后的模样就是。"儿子:"那什么是失望呢?"母亲:"你爸看到彩票没中奖后的模样。  相似文献   

4.
缆车骤停     
王国军 《可乐》2008,(9):36-37
母亲带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笑着说,"不过你先等等。"母亲有恐高症,但早就准备好了。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  相似文献   

5.
雨夜电话     
钱国宏 《山西老年》2008,(10):23-23
傍晚下起雨了。这样的天气,总让我想起家乡,想起母亲。拿起电话,按下那一串熟悉的号码,随即,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喂——!"是母亲。心头一阵温暖。我连着叫了几声"妈……"母亲在那头说:"这丫头!叫这么多声干吗,一声就行了。"可是母亲,我就是想这么叫你,只要你不厌烦。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可乐》2009,(7)
暗号母亲:"你是不是又换男朋友了?"女儿:"啊!你怎么知道的?"母亲:"上周咱家窗户下常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这几天突然变成青蛙叫了。"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中有许多意味深远的关键词,让我这个普通学人不觉眼前一亮的却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而时时唤起内心悠然感动的那个词,竟是平易又厚重的字眼——"人民"。前不久去南方看望母亲,母亲78岁了,有早期失忆症,身体总体还是健康的。在养老院里陪她住了8天,想起母亲睡觉时手里紧握着一只手电筒,想起母亲叮嘱把门窗关严实了,想起母亲说回去好好工作,我不跟你去北京了,不要拖累你,想起临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7,(8)
心愿一位母亲抱着大哭大闹的孩子坐火车。旁边的一个乘客生气地说:"你的孩子怎么这么大哭大闹,他要什么,你给他不就行了?""真是对不起!"孩子母亲说,"他就是要你脖子  相似文献   

9.
林颐 《山西老年》2009,(2):23-23
那天回家去探望母亲。母亲正搂着小雨。小雨是我哥的孩子,母亲一手带大的,平日里就爱粘着奶奶,今天得了感冒,更是非要奶奶抱着才行。我心疼母亲,想替母亲换换手,好说歹说孩子就是不愿意,来来回回只一句":我最爱奶奶。"母亲很无奈,笑着说":你最爱  相似文献   

10.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相似文献   

11.
一母亲来电话,说姐姐病了。我一听就急了,印象中姐姐是铁打一样的人,怎么会生病呢?母亲说:"你姐姐肝上长了个东西,恐怕不好,你想办法凑点儿钱吧。"  相似文献   

12.
钱双庆 《新天地》2011,(6):30-31
我——母亲最小的儿子,就要准备结婚了。母亲年近古稀,她老人家对生活从来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有一样,盼望着小儿子早点结婚。历经艰难,张罗着准备结婚的我,总算对母亲有个交代了,因为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你赶快结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短信     
父亲没文化,而且不苟言笑。自从我出外工作后,父亲更是每天都沉着脸,没人知道父亲想什么,包括母亲。一天,母亲跑到几里外的公用电话亭给我打电话,她说:"儿子,你爸老惦挂着你呢,半夜总折腾得睡不着。他老说,我家儿子咋样了?前段日子,村里的二虎买了台‘讲话机’(我猜母亲说的应是手机),你爸没事干的时候总围着人家看,你也给  相似文献   

14.
“十月蛇”     
"你是十月蛇,命好!"这句话,母亲对我说了40多年。小时候,我一直病恹恹的,多病的我很自卑。每每独自忧伤时,母亲就说:"算命先生说的,你属蛇,晨曦初露时的蛇,舒舒服服睡了一夜,起来时万物都醒  相似文献   

15.
单国友 《山西老年》2010,(11):43-43
朋友是做保安工作的。周日的早晨,朋友急着要上班,老母亲却突然晕倒,急得直转。我说:"我去给你请假,请不到就替你顶班,你照顾母亲得了。"之后,拿起朋友的保安服奔  相似文献   

16.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以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阐释了苔丝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母亲与苔丝的命运息息相关,她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自然之女——苔丝的生命变化中,形成了自然母亲与自然之女之间相互指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美元     
约翰跟他妈妈要1美元。"你要钱做什么?" "我要拿去给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他回答。"你真是个乖小孩,"母亲骄傲地说。"拿去吧。不过为什么你对那位老太太这么有兴趣?" "她是卖冰淇淋的。"  相似文献   

18.
60米的母爱     
正那年,她独身一人前往苏州,刚安顿好住处,母亲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来,她不接,母亲又发短信。"丫头,告诉妈妈,你在哪儿?""妈妈只是太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将来。也许我的方式不对,但妈妈的初衷惟有一个……"再三思索,她回了一条短信给母亲,"妈,我很好,在学沙画。不要试图去找我,否则我会再次消失,让你无法找到。我只是太累,想歇歇。"  相似文献   

19.
正为什么是你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过程——无论我受了什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后代,自小在乡村长大,直到调入县城工作才把家安在县城,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尽管如此,我的根仍在农村。母亲随我们在城里生活了整整20年,她80岁高龄时,言谈举止中开始流露出叶落归根的念头。就在寿庆当日,母亲正儿八经地跟我说:"我打算回乡下去住,你是家里的老大,娘只有跟着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