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日本蜜蔗于94年引入我国,96年由北方蔗王李梅引入河北,98年秋季,李梅在河北大学教授路璋先生的帮助下挑选日蔗优秀变异株,育成了日蔗优系“冀蔗一号”。现已进入高产示范栽培阶段,产量和产值均高于南方蔗区,是我国北方最具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2.
胡玉信 《小康生活》1998,(12):22-23
南蔗北引,在所有的经济作物对比中它的效益较高,收入较稳定。山东省菏泽地区科技开发中心,从90年代初,就摸索南蔗北引栽培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法栽培的甘蔗,一般亩产6000-7500公斤,且外观、色泽、节间长短、糖度等,完全可以和南蔗相媲美,亩收入可达5000—8000元。这一技术适合于江苏、安徽、河南中北部,山东、河北、天津、北京、陕西、甘肃等地区。其主要技术是: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省菏泽市楚庙村,生长着菏泽高新农科所4000多亩南蔗北引项目,近日,通过了菏泽地区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小组的验收。南方甘蔗在我国北方旱地栽培,常常出现品质差,茎杆矮,产量低而不稳,有效茎高度一直在1.0-1.2米,亩产4000公斤左右的水平徘徊,南蔗北种成了有关科研人员和农民的难圆之梦。菏泽高新农科所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4.
“水”是附缀于河流专名后的河流通称。“渎”本是“江、河、淮、济”四大河流的专称,后可泛称大小人工河道,入湖泊的小渠、河。“江”、“河”本是南、北两条大河流专称,都可兼称其支流,并分别作南、北方河流的通称。“川”才是使用最广的河流总称,相当今称“河”。  相似文献   

5.
从文 《今日南国》2007,(12):58-59
梦,很悠远。听父亲说过,村头的那口大石碾先前就是榨蔗的。清甜的蔗汁,经过多次的过滤、煮沸,最后变成了—锅金黄透亮的液体。父亲和他的伙伴们截下一根甘蔗,在锅里轻轻一搅,等待冷却,变成了可以撕咬的“糖鸡腿”。看着欢笑的孩子,无论哪家人,总会笑眯眯的。  相似文献   

6.
“曲牌”有“南”、“北”之分,这似乎是毋需讨论的曲学常识.然而从明中叶以前的许多早期戏曲文献看,“曲牌”不标“南”、“北”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中国传统歌唱大多是以方言入唱,南、北方言的差异的确导致了曲唱有南、北之别.但作为文体单位的“曲牌”,与诗、词一样,当其作为歌辞时,既可用南音歌唱,也可用北音歌唱,“曲牌”本身是无所谓有南、北归属的(正如词牌不分南、北一样).“曲牌”之分“南”、“北”,是周德清、朱权、沈璟等历代曲学家们数百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说并无多少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诺1号”牧草蔗,是由南方割手蜜与糖蔗栽培种回交选育而成的远缘杂交种,逆光呼吸率低、光合效率高,生物量大耐瘠耐旱、再生性与抗逆性,含干物质20%,粗纤维40.69%,粗蛋白9.65%,汁多味甜、质地脆嫩,全株均宜利  相似文献   

8.
李鹏  李梅 《小康生活》2001,(11):13-14
自从日本蜜蔗引入北方后,北方果蔗生产发展很快。而长江以北至长城以南的华北和西北,为甘蔗一年生地区,只能采用蔗茎繁育,故蔗种的秋选与冬贮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一)蔗种的选择。果蔗不同于南方糖蔗(工业用蔗),可全茎留种,基部老芽要比稍部芽出芽多而齐,但生长势不及梢部芽。蔗种应在国庆节前后在蔗田直接挖茎作种,此时蔗茎粗壮,蔗芽充实,且蔗芽全部  相似文献   

9.
我不研究历史地理,这篇短文的本意,重在对《尚书·禹贡》荆州一段文字的解释;但解释这段文字又离不开实地的考证,因而对实地也不得不认真探讨。一夏水《楚辞·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楚国人当时东向流亡,是通过江与夏两条水道的。1957年在安徽寿县发现楚怀王六年发出的《鄂君启节》,所记自郢都至鄂话的水道正是两条,北为县水,南为大江。《水经》卷三十二:“夏水出江,流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东至江夏县云杜县人于两。”都道元注:“江津豫章D东,有中夏回,是夏之首江之记(按,似应作论,江别出为…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一篇回忆文章讲,毛泽东曾“特别提到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比较好,说他倾向统一。”这之后,涉及李延寿《南史》和《北史》的论著,几乎都称赞李延寿的南、北二史“完全继承”并推进了其父李大师倾向统一的思想。笔者曾明确指出过:“李延寿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其父李大师‘以备南北’的著述宗旨。”由于参加的是集体项目,限于体例、篇幅,未能展开论述。1986年、1987年又相继有文章、出版物论述李延寿的南北统一观、李延寿在其父开辟的学术道路上前进的业绩——《南史》和《北史》。这些论作言南、北二史倾向统一的思想,主要论点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对民族关系的看法;二是对南、北之间战争的处理;三是南、北二史的“互相贯通”,虽为二书,实则已合二而一。本文即由此入手,对《南史》、《北史》重新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1.
1997年9月1日,江 南造船(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技工学校的门 口徘徊着一个身影, 个子不高,衣着朴 素,满脸稚气的他 眼睛注视着一条横 幅”一年成型,二 年成人,三年成 才”,他把这句 话放在心里慢慢 地揣摩。他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一、双行直栽、三膜覆盖温棚蜜蔗元旦前后下种最适,采取地膜、小拱膜和温棚膜三层覆盖。按宽窄垅实施双行种植,逐行下铺地膜,上搭小拱棚,蔗芽顶破地膜时注意查苗补缺。3月份苗高30cm 以上时揭膜,结合浇水,喷施“蔗丰灵”叶面追肥。5月份撤除地膜和小拱膜。二、科学配肥,肥位合理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亩施经沤制发酵的优质饼肥100kg,腐熟禽畜类肥3立方,  相似文献   

13.
昆明理工大学楚雄应用技术学院是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为全面落实“科教人才”战略,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的。学院东临风景秀丽的龙江公园,南与楚雄客运站相邻,北与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教育教学设施齐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蔗髓含量(质量分数)分别在10%、20%、30%、40%4种不同情况下蔗渣碎料板的密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板面握钉力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蔗髓含量的增加,板材的密度增加,弹性模量和板面握钉力下降;在蔗髓含量低于20%以下时,蔗髓的存在对板材的静曲强度无明显影响,而随蔗髓含量增加,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显著上升;在蔗髓含量高于20%以上时,蔗髓的含量增加使板材静曲强度明显下降,而对吸水厚度膨胀率无影响;蔗髓的含量对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靖江,别称骥江、马洲。地处长江下游,北倚辽阔的苏北大平原,南临浩瀚长江,是苏北地区的南大门。素有“苏北小江南”的美称。 靖江襟江近海,处在国家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T”字型的交汇点,是长江“黄金水道”甲乙级航道的文汇处,江岸线总长52.3公里,长江公路大桥沟通了苏南沿江的沪宁高速公路和横贯苏北的宁通一级公路。国家重点交通工程新长(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同三(黑龙江——海南三亚)高速公路也从靖  相似文献   

16.
在服装行业,一直有“北大连,南石狮”的称誉。然而,近几年作为闽派服饰核心代表的石狮服装,因应江、浙服装的崛起冲击,再谋市场话语权,鉴于此,石狮提出加快推动企业从“做产品”到“做文化”的转变,鼓励服装业往个陛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各项拍卖成交纪录几乎都是北方拍卖公司独立,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北强南弱”的讨论早已不绝于耳根不过,眼下这种格局正在悄悄改变,上海拍卖业的活性正的激发。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南京市实施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从那时起,建邺区告别老城.全面融入河西,开始了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南京河西是南京城市扩张南“秦淮河时代”迈向“跨江发展时代”的重要标志。说起今日之“建邺印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座涌动着年轻活力的智慧新城.总部经济中心、会展城、金融城、  相似文献   

19.
菏泽市下岗干部王成华,在吴店创建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占地180亩的大型甘蔗园。南蔗北引,历来就是北方农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和栽培难题。今年44岁的王成华,原是菏泽市百货楼的一名干部。下岗后,曾不止一次地参加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他毅然将精力转向了土地开发,与菏泽市  相似文献   

20.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五月,六十五岁高龄的苏轼从流放地儋州(今海南省儋县)遇赦北归,他赋诗吟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表达了自己旷达的胸怀。也就在这一年北返途中,他看了谢民师的“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之后,写下了《答谢民师书》。谢民师,名举廉,江西新干县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当时谢民师在广州作官,曾拜谒苏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