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俊 《决策探索》2010,(7):27-28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2.
政府是有形象的,每一级政府都应当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但什么才是政府的真正形象,并不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清楚。有的官员不量民力,一味追求巍峨雄伟的标志性建筑,认为这就是政府的形象;有的脱离群众,不切实际地攀比办公大楼的豪华气派,认为这也是政府的形象;有的甚至不惜重金为自己造势,认为这更是政府形象。其实,他们都错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都不是政府的好形象。那么,政府真  相似文献   

3.
王晓杰 《领导文萃》2009,(11):22-24
最近.有关官员形象韵话题开始升温并逐渐演变成一个公共议题,为人们所关注。正是这些引发官员“形象危机”的一系列事件倒逼着社会和官员自身对官员形象的重视。并重新思考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涵涵 《决策》2009,(11):34-35
面对公民记者带来的网络监督,执政者做到理性对待,就能达成双赢:打击贪腐官员,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疏导民情民意,建立良好的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5.
应琛 《领导文萃》2013,(8):78-81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为中国官员形象把了把脉。该报告指出,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为五个高危官员群体,而官员面临的五大形象危机被概括为:性丑闻、露巨富、被扒光、被牵连和被假冒。  相似文献   

6.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9,(11):15-20
无论是去年的林嘉祥案还是近日的贵州习水案,无不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网络上广大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和强烈批评的对象。这些现象不仅暴露出当前官员队伍中少数人的个人素质存在严重问题,也凸显网络时代“官员形象”的重要.因为在彰显民意的时代.官员形象直接影响到民众对官员的认同度和支持率。那么,当前官员的整体形象如何?官员形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7.
荣利萍 《决策与信息》2013,(10):106-107
本文探析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指出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今日评论     
贪腐列最损国家形象榜之首 环球网一项调查显示,官员贪污腐败连续三年位居“最损国家形象榜”首位,今年比例为59.2%。2006年被视为最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产品的劣质和造假现象”,则降到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徐华 《领导文萃》2009,(11):24-26
长期以来.由于形象意识的缺乏与淡漠,我们各级政府和官员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一直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公众一般看到的官员。或前呼后拥视察工作,或正襟危坐召开会议,显得不够亲近,也缺乏个性。而今,我们正进入一个注重形象塑造的年代。  相似文献   

10.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9,(11):27-29
在信息时代。官员已经在无形中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形象危机可能随时发生。一旦吸引了“眼球”。官员的点滴失误便像涟漪一样。迅速扩散,直至成为一次重大的公众事件——林嘉祥事件就是如此。危机既然难以避免.树立形象危机公关意识就时不我待。考察最近发生的几起官员形象危机产生的根源,官员的自身素质是一个方面,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官员都缺少足够的危机意识和正确的危机公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涛甫 《决策》2011,(2):76-77
敏感问题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损害一个官员的形象,也能成就一个官员的形象。善于与记者过招的官员,会获得媒体的馈赠。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07,(9):43-47
做官员闭读状况调查的最初想法来源于一个新闻界老前辈的遗憾。上个世纪80年代末。老前辈所在的一本新闻周刊曾发起一次很高层次的官员阅读状况的调查,但调查夭折了,原因是根据了解到的初步情况。那个层面的官员读书状况非常糟糕,预想调查结果会因不利于官员形象而难以公布,遂作罢。这个听来始终没有忘怀的遗憾,如今终于在我们手中有了弥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发生形象危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牵头完成的《形象危机应对报告(2012)》给出了答案。唐钧和课题组成员对2012年前四个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形象危机进行了排名,研究发现,"窗口型"官员、"贴近群众型"官员和"准官员"三类群体受关注度高,形象问题较为严重。"‘窗口型’官员主要是履行执法职能的官员群体,包括城  相似文献   

14.
徐书来  谢飞 《决策与信息》2011,(10):155-156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机构和官员都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政府机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本文先对政府形象的相关概念作了简述,然后分析了民本思想在树立政府形象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政府为民服务,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5.
骆正林 《决策》2007,(12):54-55
今天,政府官员越来越感觉到舆论的份量,媒体眼中政府官员的表现,是群众形成官员公共形象的前提.因此,现代政府官员不能怕媒体、躲媒体、堵媒体,而应该积极地利用媒体来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与中国的对话是从很深的误解开始的。中国人猜测这些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的洋人可能背负着政治间谍的使命,要么只是觉得中国好玩。尽管要让官员们真正理解基督精神很困难,可传教士们总是设法跟他们处好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丝语录     
中国官员改变形象,从脱开始。脱什么?脱稿。中国各级官员讲话都是照本宣科,念秘书给写好的发言稿。全是官话套话。请向温总理学习,脱稿讲话。——郑渊洁的微博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哭泣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笑时,  相似文献   

18.
官员终结念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秋 《领导文萃》2008,(2):99-102
民主政治时代要求官员直接面对公众,更多地利用软权力来执政,所以官员必须学会说话,重塑话语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周声音     
足协官员涉案对中国足球形象造成了进一步打击。本来已经很丑陋了。现在更是不堪入目 ——就足协三高官被抓.央视主持人刘建宏如此评论。  相似文献   

20.
吴明华 《决策》2012,(4):45-47
每年"两会"都是代表委员和官员们,展示和塑造公共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刚过去的今年"两会"中,既有浙江团女代表集体"秀旗袍"计划引起的风波,也有代表委员敢于直言、务实亲民得到人们的赞赏;既有"官腔官调"遭到批评,也有官员"网言网语"妙答媒体.在这些精彩纷呈的"两会"公共形象塑造背后,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公共形象应该如何来塑造? "花絮"背后的公共形象 《决策》:全国"两会"上,浙江团女代表委员计划集体穿定制旗袍亮相人大会议开幕式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争议.最终在舆论压力下,浙江团取消了计划,并规定一律身着正装.从公共形象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